電影訊息
鋼鐵英雄 Hacksaw Ridge

血战钢锯岭/钢锯岭/钢铁英雄(台)

8.1 / 595,051人    139分鐘

導演: 梅爾吉勃遜
編劇: 安德魯奈特 羅伯特申坎
演員: 泰瑞莎帕瑪 安德魯加菲 山姆沃辛頓 路克布萊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XNL

2016-12-09 07:46:07

一個「信仰」與「愛」的故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講了「信仰」與「愛」的戰爭片。 由於不懂軍事,所以我只談談信仰與愛。 【另外再次說明,涉及嚴重劇透,不喜勿入。】

1 先說信仰。 有些憤青抨擊國民老百姓的時候就愛捉住一點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幹嘛的都有。 其實關於中國人的信仰……我們還有共產主義呢是不是。 這部片子也在講信仰。 但和以往的有很多不同啦。 影片一開頭,男主兄弟上山衝著村里人亂耍的時候,村里人就說,這倆熊孩子跟他們爹一樣胡鬧。 他們爹是怎麼胡鬧的呢? 男神馬丁表示我要敬好哥們們一壺酒,然後把酒瓶子搞碎了流了墓碑一灘血。 酗酒就算了,兄弟互撕打起來的時候,這位父親對要勸架的母親來了一句,你再等等,這樣我就只需要打那個贏了的。 熊吧? 孩子更熊。 弟弟表示我要跟你拼了!抄起一塊板磚就往哥哥腦袋上拍。於是一個剽悍英勇的手法直接將哥哥敲到昏厥。這下傻了。 看了看床上仿若死去的沒有回應的哥哥,熊孩子desmond作為一名還不那麼虔誠的基督徒,深刻地望著牆上的聖經十誡,牢牢記住了不能殺人的戒律,並成功皈依了大基督(欸沒準是天主?有沒有有研究的告訴我一下)。 父親最好的兄弟是死在一戰裡的。所以他非常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三軍。 但是哥哥還是穿上了軍裝。然後老爹表示我再也不要看到你了。 這……不過desmond也覺得,作為主的信徒,在所有的同齡人都上了戰場的時候,我不能自己在後方獨享這份安全。 我的信仰決定了我不能殺人,我也要捍衛這樣一種信仰。但我也不能在我的兄弟們浴血奮戰的時候苟且而活,這不是一個真男人。我也要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甚至可以為了這場戰爭去死。所以……他可以做一個醫療兵呀!不拿槍,只救人的那種。 於是求婚成功,告別女友,他入伍了。 入伍嘛,在美國本土的時候還是挺輕鬆愉快的。友好的戰友,叫著」好萊塢「外號的暴露狂…… 美國大兵戲謔又有愛的氛圍,長官帶頭起外號,也有笑點。 等訓練的時候,問題來了。 desmond想做醫療兵,可以不拿槍的那種。 一個戰士上戰場不拿槍,你是打算把自己的身體直接拿給對手當靶子呢?還是準備拖一堆戰友的後腿,讓人在生死攸關流彈不長眼的戰場上為你分心呢?當敵人要奪走你戰友的性命的時候,你手無寸鐵,又如何保護你想保護的人? 老子才不要你這樣難搞的兵。 估計擱抗日片裡,政委就要來說和了。德斯蒙特同志,信仰這種東西,你要辨證地看,我們對同胞當然要團結友愛,但對敵人也要如同秋風掃落葉一樣殘酷啊!黨交給你打鬼子這樣一個艱巨又偉大的事業,你怎麼能如此想不開呢? 關小黑屋禁閉幾天,德斯蒙特同志思考了人生,抓狂了幾下,最後覺得政委大大你說得很有道理啊,我要為了祖國的復興中華的崛起這樣一個偉大而神聖的使命,這樣一個更加艱巨的信仰拿起我的槍!然後在政委的工作下,德斯蒙特同志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無產階級戰士,保家衛國,誓死不辭。 但這畢竟是美國片。強調個人,強調自由民主,強調信仰。 哦當然,就算我們說是你作為個人是自由的,你還是不能上戰場。 老子的兵就得帶槍! 給你個機會,你可以現在就回家,我說你是精神病,然後乖乖老婆孩子熱炕頭,多好。 desmond表示——我不聽我不聽,我就是要做我想幹的事情!我要做醫療兵!我還不拿槍!我作為一個有信仰的人,我要做自己,我要公平與正義!我入伍的時候簽了的,我可以不拿槍我就是不拿槍! 周圍人不理解,搶聖經,戲謔,羞辱……統統隱忍下來。 好,讓你做醫療兵。 但大佬要罵你並且讓你的室友們被你連累受苦,然後室友絕對會報復你的。 被打了一頓,滿頭滿身的血,枕頭紅了一大塊。 沒事,嘴硬,自己睡覺摔的。 但大佬還是不滿意。完成考核,休假結婚?你不拿槍,不准假。 wtf????? 老子讓你拿槍! 老子就不拿! 那好吧,你厲害,不接受大佬的直接命令。軍事法庭提起了訴訟——要嘛拿槍做戰神,要嘛承認自己有錯接受懲罰蹲大牢。 反正都不是好果子。而且要再關你幾天再說。 desmond作為一個有信仰的人,表現得很堅定。週遭人不理解沒關係,不讓我回去結婚也沒關係,我老婆曉得我。我是要幹大事的人。做自己從來就沒錯。我要和冷冰冰的你們對抗,信仰沒有錯誤,也必須被保護。 父愛如山,他贏了。嗯小高潮,大家還是很開心的。 到了真正的戰場是另一回事。 破碎的身體,佔滿畫面的血。滿車的不知是屍體還是傷員。 我們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是經歷了戰場的,哪些是尚沒有的。不是看衣服和臉頰是否污濁,而是看眼神。 從鋼鋸嶺上下來的人,眼神是死的。 恐怖嗎?很恐怖。冷汗,震顫,牙齒一直在抖。我從未看過這般景像。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點五手槍炸出的人體血霧都比這個輕鬆愉悅。 一連串的長鏡頭——那是戰場,是煙塵,是堆成小山的屍體,是撲面而來的,仍在上演的死亡。看得我直想摟住什麼東西,可惜書包太沉了放在腳底。(咳咳跳戲了。 鋼鋸嶺壁立千仞地就那麼橫在眼前,上面是一片人間地獄——據說上去了六次都被打下來了,一個連最後只剩下三十二人。 醫療兵呢,只剩下倆了。算上新來的desmond,整個戰場上也只有三個醫療兵。 問到上面什麼情況的時候……沒死的老兵沒忍住,吐了出來。 然後,他們就上去了。 那在上面打仗到底是怎樣的情形呢? 旁邊隊友剛跟我說別急我掩護你——然後他自己腦袋就被一個對面飛來的子彈打穿了。(我要把打穿加粗) 一不小心一個炮啊就炸在你腳下,等你緩過神來發現自己腿沒了。感覺要死,求醫療兵! 對面扔過來手榴彈?直接踢了回去,然後就炸了。 踢不回去快爆了的,拽起一具屍體蓋住,自己被炸出內傷。 …… 火藥的威力無窮,死亡來得迅疾熱烈。 給我的感覺嘛……沒有地方是安全的。子彈亂飛,這兒炸了,那兒又炸了,衝鋒也沒什麼用,反正從畫面開始就在不斷地有人受傷有人撲街,呆哪都不如家好。(好了,這下被觀眾老爺發現我是因為慫才反戰了) desmond作為一個沒有槍的選手,就穿梭在這樣的地方,給受了傷的士兵注射嗎啡、止血纏繃帶,把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並給一個治癒系的萌萌噠笑容。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其實沒什麼好偉大的。 因為打得太慘了,所以要撤兵。 然後大佬一聲令下,大家就往後方撤。可是……傷員自己撤不動啊! desmond絕望地看著戰友們下去,又絕望地看著遠處的硝煙,然後絕望地觀望著自己的信仰。 主啊,我能做什麼??我還能做什麼??請給我一個聲音! 遠景的畫面,主角悲哀的側影,看不太清的硝煙四散,很有味道。 嗯,聲音出現了。遠方有人在喊,醫療兵。 於是desmond化身戰場小天使,開始超神。拯救傷員,把一個個人往下運,繩子把手磨到破皮流血,而他只是不斷地尋找亟待解救的人,一個,再一個,再來一個,再來一個…… 75人。整整75人。 一個被嘲笑」連槍都不敢碰「的笑容靦腆羞澀的男孩子,一個被所有人誤判的」懦夫「,一個被最親密戰友毆打的人,在流彈橫飛、血肉模糊、一個不小心便可送命的戰場上,拯救了75人的生命。 在最後,人道主義甚至已經不是侷限於救贖本國的士兵,還為異族的敵手注射嗎啡減少痛苦——雖說小天使把日本人扔下去並不會有人管。 在最後desmond救了最後一個長官,差點被日軍的掃射擊斃的時候,壁下曾經辱罵、譏諷過他的人們都在幫助他。 而導演給了躺在擔架上的他又一個遠景,彷彿墜入的不是陸地,是主的天堂。 同看的朋友說,desmond信的已然不是基督,而是他自己。 我想了想,也有道理。 不過,一個在軍事法庭上依然堅持信仰的人,他信仰的是神還是自己的力量——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的信念。偉大的也是他對信仰的堅持。 是這種belief讓他能夠如此勇敢、堅定、真實。 讓他如此偉大,如此閃閃發光。 而沒有desmond的祈禱,無人肯上戰場。 2 再說愛情 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時候,說實在的,我完全忽視了愛情線。畢竟一個熱吻一個道別再加一個誤解好像跟真愛差得太遠了,讓人提不起精神。 但《血戰鋼鋸嶺》就不一樣了——這尼瑪才是真愛啊。 不過,仔細想想,愛和信仰也許是同樣神性的東西吧。所以《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講人性的脆弱與永恆的孤獨,而《血戰鋼鋸嶺》還原一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信仰與愛的堅定和坦蕩。 女主角在desmond沒去婚禮的時候,當然有點失落,但是當神父問她是不是等得夠久了的時候她雖給了一個肯定的回答,但表示的卻是,如果換做其他任何一個男人我都覺得是在逃婚,但desmond一定不是。 她對愛人堅定不渝的信任,亦如desmond對信仰的堅定。 也所以他們能共同走一遭吧。 我在觀影的途中無數次地以為desmond會為了戰友為了老婆拿起槍桿子,但他沒有。 因為他的信仰是純粹且堅定的,不攙任何雜質的。 他對女主角的愛也一樣。 無論是昏厥前執著地要那本護身符一般的聖經,或是一見鍾情後反覆排演最終倒背如流的真誠套路表白,再或者情不自禁的擁吻……愛情是寫在眼睛裡的,也是寫在心裡的。 戰友打趣說:「嗨呀,這樣的妞,得爺我這樣的才能過好日子。跟你,虧大發了。」 desmond笑笑,「我知道。唉,你可別告訴她。」 望著聖經,眼前浮現的是她天藍色的眸子,湖水樣靜謐,有春天的氣息。 在硝煙四散的戰場,做夢能被刺刀捅穿身體的無時無刻不有人在送命的戰場,愛人給他力量。 過了多久,都會很感動。 3 至於反戰 在第一部份簡單描述的一些情節,任何一幕都足以讓我對戰爭深惡痛絕。 但我敢說自己從頭到尾沒有逃避,而是「眼睛瞪得像銅鈴」地看完了整部電影——畢竟旁邊有個軍迷能告訴我我不是一個人在面對這種戰爭的恐怖。 經歷了一戰的父親懂得戰爭的殘酷。 「嗨呀說到戰爭,看看我們的兒子,穿得像個明星。」他知道,上了戰場就不再是了。 戰場上的軍裝不再是勇猛威武,而是血跡斑斑。雙手不再代表強大有力給人安全感,而是滿載人命。對鮮血麻木,對死亡麻木,對週遭一切都麻木。 「還記不記得那個誰誰,我最好那個哥們,他當時穿著可真好看。叫你們這些花痴看了,魂都要被勾走了。唉,可惜啊,他死的時候就沒照顧好那個軍裝,子彈從後面打進去,那血染得,破了那麼大的洞,可惜了衣服。」 如果不說這樣戲謔的話來掩蓋內心的絕望,他要如何治癒戰後的創傷?不,恐怕幾十年過去也無法治癒。 殺了別人重要的人,重要的人也被人殺。 desmond是救了75個,可雙方的死傷人數是以萬記的。 有多少家庭毀於一旦,有多少人至今傷殘。多少姑娘沒了情人,多少母親沒了兒子。 嗯,同類的題材其實有不少。 但至少目前,沒有哪一個帶給我比這部片子更大的震撼。 它坦蕩地把儘量真實的戰爭放在我面前。 像desmond坦誠於自己的信仰,我們也應當坦誠地面對歷史。也許只有揭開瘡疤看個仔細,才能懂得和平的可貴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