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2005/PrideAndPrejudice

7.8 / 331,669人    129分鐘 | Canada:135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喬·萊特
編劇: 珍奧斯汀 Deborah Moggach
演員: 綺拉奈特莉 泰露拉李利 羅莎蒙派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飛魚

2016-12-21 03:19:32

羅曼蒂克的愛與分離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逃避紛擾紅塵的喜與悲傷,往往無需一城一闕,不過一角陋室,一盞微弱燭燈,於是,便可以屏蔽整個世界,同時也鎖住了一縷的清風明月,劍膽琴心,這是大多數人即使捉襟見肘實際上也能做的到的。
一向是個比較注重心靈享受的人,尤其是一些個紛擾煩燥的時候,如果能有一本好的書一首好聽的歌,那絕對是是一種很好的避世。但閱讀和音樂常常終究是被分割了的殘缺之美,這個時候,很是慶幸,這個世界上終於有了一種東西是可以涵括一切視聽美感最臻妙完善的東西可供玩味,那就是電影。我個人是非常敬佩現代的電影人,他們才是這世間裡最優秀的畫家詩人和作曲者。而今天黃昏這部如此美得令人浮思連篇的電影,竟然沒能趕上開場,著實非常可恨。
與窗外淅瀝寒冷的雨天一樣,電影裡的幕景,有著一樣纏纏的冷雨,雨水冰涼而又密密麻麻的斜風交織,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身著中世紀服裝的年輕女子,不明所以的女子冒著寒雨奔跑著,來到一座廢棄的教堂,教堂尖頂的輪廓就像中世紀的情人們決鬥時的劍梢一樣冷黢森森,天際變得模糊,並且寧靜,破敗的牆壁上爬滿了歲月深遠的斑剝痕跡,但是眼前的雨水雖冷卻並不蕭瑟,顯然導演並不刻意的著筆於寒雨的淒涼,而是用密密交織的雨絲還有淺淺的若隱若現的鋼琴曲,牽出這樣一段情感上的纏綿糾結與傷感詩意,遠處經雨水沖洗後的森林和原野綠得如夢似幻,平靜而又美麗的湖澤更是宛如翡翠一般的美好靜謐。男主角是如何侵入這一幕光景的,我因為沒跟上前面的劇情所以無從追溯,但見得男主角的臉,還有急切於某一種情緒的表達時的好看的瞳孔出奇的閃爍著水晶一般的光澤,當然那也許是雨,也許是淚。是被傲慢與偏見扼殺的一滴傷情的淚珠。
其實,整部戲,我一直饒有興趣的在跟進。但卻是直到男主角劇末第二次向女主角求婚的那個有霧並且寒冷的早晨,這才恍然大悟的弄懂,原來眼前這部電影竟是《傲慢與偏見》的新版重拍。事實上這部名著的幾版電影,幾乎都曾經看過,總的說來,倒也難以屆定誰勝誰優,總覺得經典的愛情故事,事實上無論誰再演繹,總會演繹出不同的嶄新的味道,這一如塵世間的愛情,塵世間的愛情實際上無論誰在演繹,終會演繹出各自不同的純真美好。
細細究來,這部新版《傲慢與偏見》似乎在原著的情節上確實動過不少的改編,但就我個人來說,實則十分欣喜於這樣一種與時俱進的改編,或者吧,尤其九十年代那一部印像一直頗深,男主角無疑將故事裡的傲慢演繹得頗為淋漓盡致,但是那種尊從原著精神的影拍事實上未必就一定能討好於觀眾,尤其是當今這個並不十分恪守傳統尊卑禮教的新的社會。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是十分傾情於零五年新版的《傲慢與偏見》,尤其是馬修版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版達西。
都說《亂世佳人》裡的巴特勒船長,以及《傲慢與偏見》中的達西,那是每個女人心中最恆久的夢中情人。而馬修版的達西似乎更是符合了現代女人們恆量夢中情人所有的標準。從一出場的富有高貴高傲俊美,到最後的憂鬱深情執著一往情深,馬修無疑帶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昇華於原著的新的達西標本。這部戲裡,與其說是達西對自己身份的驕傲,不如說是受成長環境等因素所養成的冷清孤僻的沉默性格。電影裡的達西依然不善言辭,但卻掩飾不了外冷內熱的性格特徵。他雖待人冷漠孤僻,但內心深處對愛人情深甚篤用情專一,對朋友更是肝膽相照,並且嫉惡如仇極富有同情。他之所以一開始會認為與並不富有的低層階級是不可能有更好的親密交流,這顯然並不是因為他本身的地位和身份高高在上的驕傲所造成的,事實上一開始初初見面,班納特太太的庸俗和輕浮,顯然給予了達西無法不輕視的客觀判定。但是由始至終,達西面對這麼一家子依然保持著一種含蓄內斂的距離與尊敬,那或者是我想像中更符合英國紳士風度的傲慢與尊敬。這一點改編,我個人認為,似乎更符號當下這樣一種文化和時代背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