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沈默 Silence

沉默/ 沈默(台) / 沈黙

7.2 / 123,265人    161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傑考克斯 馬丁史柯西斯
原著: Shusaku Endo
演員: 連恩尼遜 安德魯加菲 亞當崔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姬磊

2017-02-03 22:01:34

我一直與你受苦——觀電影《沉默》有感


「踏吧,踏吧,我來就是為了讓你蹋」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我的心還是微微一顫。宗教的核心是他為人釘十字架不是人為他釘十字架,他來是服侍人不是受人服侍,但是今天的宗教離起初的核心越來越遠,變成人來服侍他,為他釘十字架。2016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大師馬丁斯科塞斯的新作《沉默》就是探討宗教的意義的一部電影。

電影講述的是兩位年輕的神父為了尋找他們的老師來到了日本,成為了日本最後的兩位神父。在經過一段甜蜜的時光之後,日本政府發現了他們,兩位神父先後被捕。在監獄中,他們兩個看到許許多多的基督徒受盡痛苦和折磨,其中的一位神父弗朗西斯科為了保護棄教的信徒和他們一起淹死在了海中。為了保護信徒,洛特里哥神父棄教成為了日本人岡田三右衛門,死在了日本。

來日本之前,兩位神父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充滿了激情,他們希望將基督教傳遍世界每一個角落,渴望能夠有一天像自己的師傅費雷拉神父一樣去日本宣教,甚至能夠在那裡為基督殉道。來到日本之後,殘酷的現實摧毀了他們的激情,殉教原來並不像想像中那麼浪漫,那意味著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受盡折磨後消失在這個世界。

更可怕的是,基督一直的沉默。每一次你的禱告都不會得到回應,也不會有什麼效果,他不會現身讓死去的信徒復活,甚至不可能讓他們快一點死掉或者是有一個體面的葬禮。你會質疑這些人的死是不是有價值?他們是不是一群愚蠢的人?自己是不是導致他們死亡的兇手?自己到底是和平使者還是災難的使者?

如果說這些對兩位神父來說還不夠致命,那麼日本「信徒」的現狀絕對是致命一擊。在他們眼中,耶穌基督只不過是大日,太陽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三日復活只不過是太陽每日的復活,日本所謂的「天主教」只不過是一個奇怪的怪胎,或者是——異端而已。神父所有的工作其實都是白做了,他們是沒有用的人。

這樣的現實之下,洛特里哥快瘋了。在影片中,洛特里哥與他的師父費雷拉神父見面,費雷拉神父告訴洛特里哥日本是一個絕望的沼澤,天主教不可能在這裡生根發芽,洛特里哥明明知道老師所說的是真的,依然像個瘋子一樣的反駁老師與他激烈的爭吵。

就在那天晚上,一直沉默的耶穌說話了。一群日本基督徒被穴吊,「不要管教會的審判了,彰顯最偉大的愛德吧!」費雷拉神父的怒吼,讓他站在了基督受難像面前猶豫不絕,「我知道你的痛苦,我和你一起受苦,我就是為了承受人們的痛苦上十字架的,踏吧,我來就是為了讓你踏。」基督的聲音讓他下定決心踏上了基督受難像。

從那一刻洛特里哥變了,他回到了他所信仰的本質——「人子來不是受人服侍,乃是服侍人」。促成他轉變的,除了受苦日本基督徒以外,還有以下三個角色:

第一、費雷拉神父,身為老師,費雷拉神父的信仰比學生要成熟許多。他知道對於一個基督徒尤其是一個神父來說舍己愛人比什麼都重要。教會那些繁雜的法規、律倒在受苦的人面前其實一文不值,他的話:「彰顯最偉大的愛德吧!」是主人公踏像的決定性因素。

第二、弗朗西斯科神父,在最關鍵的時候,他為了救棄教的弟兄姐妹死在海水裡。雖然他看上去死扣律法,不允許對律法有一丁點的折扣,可是他依然盡責的神父,用他的行動執行了他的主人的命令——「好牧人為羊捨命」

第三、信徒吉次郎,這是一個讓人矛盾的角色,他三次棄教,背叛自己的家人、弟兄和神父,其實他很想做一個好天主教徒,可是環境逼得他做不成。他的哀鳴震痛了洛特里哥,使他想起他的主有很多和吉次郎一樣的朋友。在洛特里哥棄教後,吉次郎又使他想起自己的身份——神父,為吉次郎主持了第三次真正的懺悔聖事。

電影通過洛特里哥神父的轉變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信仰是不可能因為逼迫而消滅的。膽小如老鼠的吉次郎身上依然被搜查出聖像,實現了他一直以來的夢想——殉道;執行佛教葬禮的岡田三右衛門的手裡藏著妻子塞給他的十字架;費雷拉神父在日本人不注意的時候依然教導他的徒弟執行主的命令,這些都在日本人的眼皮底子下發生。

事實上,就在日本如此劇烈的逼迫之下,當明治維新日本重開國門,恢復傳教自由後,傳教士們依然在曾經的天主教地區發現有許許多多的天主教徒存在,他們就是那撒在地裡生根的種子。

原因很簡單,在大風浪面前,基督一直與那些門徒同在,也與他們一起面對劇烈的逼迫,雖然日本政府認為他已經離開日本了,其實他一直沒有離開。我相信,殉道者的血不會白流,總有一天那些撒下的種子會生根發芽長成三天大樹!

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