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女孩青春紀事 The World of Us

我们的世界/我们/TheWorldofUs

7.5 / 303人    95分鐘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尹佳恩
編劇: 尹佳恩
演員: Soo-In Cho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西瓜眼科

2017-02-13 05:50:07

能成為密友大概總帶著愛


曾經有人問我如果可以擁有一種超能力最想要什麼,我不假思索地說「隱身」,他問想隱身去哪裡啊,我回答不要去哪裡啊,就正常生活,只是大家都看不到我,想想就覺得很愜意。所以看《我們的世界》,一直在想同類對我們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從小我都更像是《女王的教室》中光那樣的女孩,非常善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對和同齡人的社交非常排斥,總是希望遠離人群,常常給人冷漠的印象,卻倒也在這樣的生活中自得其樂。如果我有一個反義詞,那一定是《我們的世界》的主角李善,她是集體遊戲中最後沒被選中的人,是同學生日會不被邀請的人,她是不被看到的,卻又極其渴望被看見,渴望到願意傾其所有去換取。一部日劇里說:「沒有不寂寞的大人」,而《我們的世界》里卻是沒有不寂寞的小孩,甚至這種寂寞來得更為殘酷,讓人無處遁逃。
      《我們的世界》作為導演的第一部長片,非常從容自然,平易近人又不落俗套。影片的開始,一場躲避球,李善想要被選中的渴求和失望被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後寶拉邀請李善參加生日會的反轉,精準地描述著那些在少女時代共通的情感,那些三五成群的女生就在我們身邊也或者就是我們自己,她們歷歷在目,如此熟悉。然而就是這些再平凡不過的場景將人物塑造得異常豐滿,讓一個講述兒童的故事充滿張力。
       電影沒有常見韓影那種大開大合,它不疾不徐,娓娓道來,卻又敏感又細膩。說起來,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卻蘊含豐沛的情感,讓人沉浸其中。我們跟著寂寞的李善一路走來,看著她在假期的開始遇見了智雅,成為了朋友,平凡的她終於成為了被選中的人,真高興啊。看著她們一起去跳蹦床,一起在公園裡聊著以後的理想,智雅那麼自信,李善第一次那麼快樂,真希望假期就這樣一直不要過去。然而當她們去對方家裡作客,李善坐在智雅豪華又冷清的家裡,我們不禁擔心起來。這些小小的線索讓電影變得立體,我們被其中質樸純真的情感打動,而隨之流露出的無奈也讓電影深刻起來。
       假期是整部電影最甜美的部份,因為智雅的奶奶要外出,李善軟磨硬泡終於讓媽媽同意智雅的留宿,她們一起吃著樸素的泡菜炒飯,一起逛文具店,終於有人為李善挺身而出,她們都很快樂,直到看起來很幸福的智雅因為沒有媽媽的陪伴而變得惆悵。李善為了讓朋友開心起來,小心翼翼地收集鳳仙花瓣幫她染指甲,這一幕非常溫馨。一開始我們就知道李善生活在非常普通的家庭,住在逼仄的房子裡,父母每天忙於生計,她不能和寶拉討論昂貴的指甲油,但也在自己的能力內最大限度地付出著。李善對智雅並不是想要留住朋友的討好,而就是非常純粹地想要對方快樂。這樣的情感讓人動容,它們深刻又熱烈,真摯又脆弱。染指甲是貫穿全片的線索,我們看著她們指甲顏色的更退感受著她們情感的變化,這種細膩的表達構成了電影的氣質,質樸簡潔卻也豐富細膩。那天晚上,智雅對李善說出自己的秘密。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句話「女生間一旦開始分享秘密就成為朋友了吧」,也如歌詞里寫的「能成為密友大概總帶著愛」,這一刻成為了她們友誼最溫暖的時刻。
       而後李善依然傾其所有地對智雅好,軟磨硬泡地央求媽媽做智雅愛吃的紫菜包飯,而敏感的智雅因為無法擁有這種質樸親密的母女情感而開始用冷漠回擊李善,一向豁達的她開始抱怨李善家沒有冷氣。也許小時候的我們更像一隻只小刺蝟,不懂圓融,不懂妥協,所以直接,所以殘酷,明明是因為靠近,卻更讓別人受傷。李善和智雅看似莫名其妙地開始心存芥蒂,然後理所當然地和好,再因為了解的加深而開始埋怨。相比智雅,李善要坦然得多,只要有了朋友就很開心,她並不知道智雅苦心隱藏的秘密,也不知道智雅遠離她的原因。而這些情緒,導演表達得恰到好處,一點不刻意,卻又有跡可循。這一次智雅在自己豪華的家裡抱怨李善沒有手機,導演的表達設計得非常精妙,總是和之前的細節交相輝映,讓我們感受情感細微又明確的變化。
      假期將盡,許久沒聯絡的她們在街上偶遇,先是小心翼翼地尷尬著,然後互相憋笑說著「你先說吧」「不了,你先說」「沒關係的」「不過你笑什麼啊」「是你先笑的嘛」「才不是」「就是」,互相抱怨對方不和自己聯繫,那種真摯的抱怨並非成人間的客套,而就是我們瞭然於心的女生間那種互相喜愛又互相較勁的親密關係。剛剛慶幸她們和好,我們卻看到一同上補習班的智雅和寶拉成為了朋友,李善再一次被拋下,這一次她是真的和智雅漸行漸遠了,而分開她們的多了些許複雜的東西。
       開學了,智雅加入了寶拉的朋友圈,李善又成為了一個人。智雅忽視她熱情的招呼,開始瞞著她邀請其他人參加生日會,李善竭盡全力給智雅買昂貴的生日禮物,她並不知道自己被拋棄的原因。智雅在小圈子的慫恿下開始傷害李善,儘管她眼神躲閃,卻還是讓李善感受到強烈的傷害。電影的張力開始凸顯,郊遊前夜,李善知道了智雅更多的秘密,第二天,兩人都並不快樂,為了急於向寶拉表明立場,李善媽媽準備給兩人吃的紫菜包飯被打翻在地。這裡的設計非常敏感精妙,開始李善小心翼翼地試探,智雅大口吃著紫菜包飯,讓我們鬆了一口氣,誰知寶拉的介入讓這一切變得非常不堪。寶拉是我們從小熟知的那種女生,享受成為小團體的中心,熱衷於排擠和霸凌的遊戲,她是少年時代不夠強大的女生進入舒適區的的審判者,一邊被她們恐懼著也一邊被她們仰慕著。後來,我們才知道智雅遠離李善,也是充滿不安的她在尋找庇護。這一晚,李善取下了手鏈並割斷,手鏈也是貫穿她們友誼的重要線索,她們因此而靠近。導演給了裁紙刀和割斷的手鏈一個定格,讓人非常緊張,害怕過於用力的戲劇衝突破壞了電影自然親切、循序漸進的舒服基調。還好,我的擔心多餘了。
      後來,智雅又被寶拉拋棄了,李善獲得了寶拉給予的通行證,用她曾經憧憬著的指甲油塗著還留有鳳仙花印記的指甲,我們漸漸看清智雅和李善其實是同類,可她們並未因此而靠近,反而開始了最激烈的對抗。影片的最後,依然是一場躲避球,兩個女生無言的對視卻包含了千言萬語。
       電影叫作《我們的世界》,但她說的分明不只是三個女生的世界,它更讓我們想起那些在朋友家留宿的夜晚,想起一起度過的暑假時光,想起那種又快樂又心碎的感覺。我們是她們中的誰?我們傷害過誰?又被誰傷害過?電影不僅僅是女生之間那種今天我排擠你,明天我們又在一起的遊戲,她也讓我們看到人們聚集並不僅僅因為惺惺相惜,它顛覆了我們一廂情願地認為的孩於世界的樣子。
      電影豐富的細節將人深深吸引,孩子們的表演尤為細自信。能將孩子拍那麼好,可以見得導演的功力。《我們的世界》並非贏在故事,而是那種描述敏感情緒的能力。電影說的並不僅僅是女生間的友情,那些緊張兮兮、欲言又止、小心翼翼共鳴於每一個一邊尋找同類又一邊被同類狠狠傷害的心靈。再看一遍,非常喜歡李善。同類當然重要,很多時候我們傾其所有在尋找那種「一句頂一萬句」的共鳴,只是有的人在書本里找,有的人在音樂里找,而李善在身邊找,這個平凡的女生要比我們很多人純粹,比我們很多人勇敢。
       電影的最後我們兜兜轉轉好像又回到了起點,但那種感覺就像很多的故人也早就已經散落在茫茫人海,然而想起他們,我們依然會有點寂寞,但又還是覺得溫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