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夜行動物 Nocturnal Animals

夜行动物/托尼和苏珊/TonyandSusan

7.5 / 317,521人    116分鐘

導演: 湯姆福特
編劇: 湯姆福特
原著: Austin Wright
演員: 艾美亞當斯 艾米漢默 傑克葛倫霍 麥可夏儂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7-02-25 00:16:53

能幫助你更好理解這部電影,空虛的後悔才是人生的雙重失敗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片名
      夜行動物,隱喻著一類「夜行習性」的群體,躲藏在黑夜的遮掩下,做著不為人知的各種骯髒鄙陋的事。生活在華麗虛幻的慾望里,夜晚掩蓋了他們的醜陋與不堪,但他們卻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慾望的深淵如同黑洞一般深不見底。書里殺人事件中,Ray有著清晰的頭腦和嚴謹的思維,一步步將被害人引入局中。事後脫罪等行為,巧妙躲開法律制裁,以致達到逍遙法外。女主Susan,光鮮亮麗的外表,白天總以精緻的妝容示人,從事藝術高雅事業,身處上層名流社會。但卻有著背叛愛人的往事,兩段婚姻皆失敗告終。因Susan never sleep,前夫Edward稱她為夜行動物。十九年後,出版的書籍亦以此作為書名。影片伊始,那張便簽描述,剛開始看讓人覺得是感謝之詞。殊不知,裡面竟是深深的恨意和嘲諷。

二、片頭
      肥胖的裸體模特,隨著每一下跳動,身體上不成比例的脂肪都跟著顫動。模特臉上的表情沒有自卑感,相反很是陶醉,盡情釋放。台上聚焦的燈光,身上儀仗隊的裝飾,就像宣告著一場精彩故事的到來。很多人也許看到這些鏡頭會不敢直視,甚至覺得討厭。如果這些肥胖模特換了身體標準的美女,大家的看法就截然不同了。美與醜的定義,現實的赤裸與掩飾,或者就是作者帶給我們的第一層思考。

三、線索
      片中共有三條主線。
      
      第一條是現實中,Susan與現任丈夫Hutton頻臨破產,遊走在社交場所中的Susan滿臉倦容和冷漠。藝展結束後Hutton在家中表示週六還有商務洽談,在前往機場前與Susan的道別,這兩次談話中Susan都是很自我,刻意割裂兩人關係,把兩人分開做不同利益體。遇到逆境時,Susan先是逃離,覺得都是別人對不起自己,而並沒有真正去體諒過他人。這也是之後丈夫出軌的部份原因。Susan收到前夫Edward即將出版的書籍樣本,作為第一個閱讀者,每晚獨自一人在家中的她邊看著故事情節,邊回憶起以往種種事情。特別是看到書中女兒遇害的情節後,擔心自己女兒而打電話問候。但她女兒卻表現得輕描淡寫,完全沒有出現母女之間的深厚感情。自我的Susan以前並沒有過多關心過女兒的生活。Susan發郵件希望與前夫見面詳談。在讀完整本書後,收到前夫Edward發來的郵件回應,詢問見面時間和地點。Susan想與前夫重溫舊夢,便選了一件坦胸露乳的裙裝,抹去濃妝,並把手中戒指脫下去赴約。在餐館獨自等待長時間的她,緊張不安又不敢打電話給前夫詢問。最後,她終於明白了,前夫是不會出現的。前夫只是想讓她感受,懷著期盼後遭遇他人拋棄的滋味。
      
      第二條是書中描寫的殺人事件,血腥而暴力。因Tony(書中人物)沒有勇氣去及時阻止悲劇發生,導致妻子與女兒雙雙遇害。主犯人Ray(書中人物)作惡多端卻從未獲刑,在負責事件的警官Bobby(書中人物)幫助下,非法律途徑中的Tony最終手刃仇人。Ray臨被Tony槍殺前,說整件事是一個意外,因為他是那種重視名聲的人,不容許被別人說三道四。因為她女兒說他,他才偏要這樣做罷了。這也是犯罪同夥Lu說他至今並不會殺人一樣。對於犯罪事實,Ray把過錯推到了別人身上,覺得因為對方懦弱,對方挑釁。故事情節在此就不多說了,整個故事的節奏讓人有如身臨其境,也不免對悲劇深感惋惜與痛心。

      第三條是發生在Susan和前夫Edward從認識到相戀到離婚的種種往事回憶。穿插回憶的故事有幾個,分佈較零散,所以會導致部份人看不懂或混淆了與前面兩條線的關係。在這裡就著重提煉一下,以幫助這部份人理解。首先是他們在紐約街頭相遇,當時兩人還都是學生。Edward來到紐約參加哥倫比亞大學面試,而Susan則從耶魯畢業,在哥倫比亞大學讀研。後在餐館表達對雙方的愛慕。接著第二個回憶是Susan與母親在餐館就餐時,Susan希望與Edward結婚但遭遇母親反對。裡面母親的話語非常有道理,也在日後得到了驗證。第三個回憶是Susan在火爐邊讀著Edward的作品,那時候Susan覺得他希望開書店希望寫作是不切實際的。爭吵後,現任丈夫Hutton出現了。第四個是Susan和前夫Edward提出分手。這裡出現了全劇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希望通過這部電影傳達給大家的話。最後一個回憶是Susan在現任丈夫Hutton的陪同下,把與前夫Edward的愛情結晶人工流產。書中人物女兒的死法,或多或少是Edward痛心現實中胎兒流產的卑劣行為的縮影。

四、鏡頭處理與色彩
      Edward與Tony(書中人物)都是由同一人飾演。這樣處理讓觀眾增加了懸念,思考究竟是否就是人物真實寫照,同時也增加了故事的可看性。聲音視覺的配合和畫面轉場堪稱完美無痕跡,女主通過妝容的改變,表達了各種精神狀態。(毫無違和感地種草了TF口紅)
      影片中,不同故事的切換是通過不同手法實現的。相似的物品和場景,甚至人物臉譜等,在音樂的帶領下,成為了連結各個故事的元素。
      在殺人事件中,如果你是Tony,當時你會怎麼做?奮身抵抗,就算抵上性命也要阻止罪犯?但會不會導致自己死了,妻子女兒都死了,犯人最後還是一樣逍遙法外?書中這樣的結果,或許很多讀者能夠接受,畢竟報仇了。
      而有人說,Edward這樣做是對前妻的復仇。(因畫廊那副REVENGE)
      對於復仇這個主題,還是有所保留的。假若Susan現在婚姻幸福,對於Edward書中勾起種種不愉快的回憶,也不足以達到復仇這個水平。只有Susan到最後一無所有,這打擊才來得有用。十九年的時光,如果Edward僅僅只想復仇,那未免形象就大大降低了。他只是會知道,這樣以自我為中心的Susan,冷漠逃避責任的Susan,到最後遲早會把身邊所愛的人一一趕跑。根本就沒有見面的需要。因為這樣的Susan已經連得到自己原諒的機會也不會有。正如書中人物,最後每個人都死掉了。 在最後Susan忽然明白的眼神中,她彷彿陷入了無盡空虛的後悔。一直以來,沒有好好正視自己的行徑,傷害了身邊一個又一個的愛人。悲劇的造成者,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