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烏鴉電影

2017-03-02 21:18:54

如果我是奧斯卡評委,會毫不猶豫的把票投給這部電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烏鴉是奧斯卡評委,我會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的一票,投給這部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



燈光昏暗的酒吧,單身的李(lee)正在喝酒,旁邊有個漂亮的大胸姑娘,她把啤酒倒在了他身上。姑娘一邊幫擦著身上的啤酒,一邊對李說:我叫莎朗。
 
對於突然其來的艷遇,李似乎完全沒有興趣,他依舊目光呆滯,滿面愁雲…





美國,波士頓。
 
李,是一個潦倒的修理工。裝電燈、通馬桶、修浴缸、鏟積雪…他是電工、管道工、清潔工…總之,啥都能幹。
 
他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一言不合就出口成髒,二言不合就動拳頭。





這一天,李的哥哥因病逝世。他返回故鄉曼徹斯特,一邊處理哥哥的後事,一邊照顧讀中學的侄兒派屈克。
 
從停屍間到殯儀館,從學校冰球場到幽暗的小屋,鏡頭緩緩流動,細膩的捕捉著男主角臉上憤怒、悲傷、敏感、複雜的表情。



或許,《海邊的曼徹斯特》還算不上是一部偉大的電影,但卡西·阿弗萊克卻為我們奉獻偉大的表演。
 
昨天的頒發的奧斯卡獎,有兩個獎項是眾望所歸、毋庸置疑的。其一是最佳動畫長片《動物方城市》,另一個就是新任奧斯卡影帝:卡西·阿弗萊克。



哥哥留下遺囑,讓李成為侄兒派屈克的監護人。
 
一個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怎麼才能照顧好叛逆期的侄兒呢?律師對李說: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法承擔這一切,那也是你的權利。



李必須搬家,離開波士頓,回到家鄉。但對於李來說,這個平凡的小鎮,留著太多痛苦的記憶。
 
多年前,他用壁爐生火,忘了裝上罩子,引起火災。兩個乖巧機靈的女兒,一個襁褓中的兒子,全部葬身火海。
 
妻子因此離他而去,而李也從此一蹶不振,過上了生不如死的潦倒生活。



如果這是一部心靈雞湯式的溫情電影,它的套路應該是:李在照顧侄兒的過程中,完成了心靈的救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但《海邊的曼徹斯特》並沒走進這個套路,李最終沒能消除內心的負罪感,他無法與犯下大錯的自己握手言和。他將繼續在庸常的生活里,痛苦而糾結的,掙扎下去,直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天。




寫到這裡,我很擔心,自己是否給你們傳達了一個錯誤的資訊:這是一部沉悶的電影。事實並非如此,這部電影的底色確實是憂鬱,但絕不沉悶。




它樸實而細膩的刻畫了生活的真實:時而關不上的冰箱門,腳趾頭撞到桌腿,臨出門的時候找不到手機,在寒冷的冬天忘記了停車的位置…那些開懷大笑,那些痛不欲生,那些面無表情的憂傷,那些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
 
這些具體而瑣碎的細節,把觀眾從座位上拉起身,把你拖進螢幕里,那些錐心的痛,讓你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比如,剛剛失去父親的派屈克,打開冰箱,看到冰凍雞肉,他想到冰櫃中父親的屍體而嚎啕大哭。



比如說,在兒女慘死的第二天,李在警局接受詢問。他的眼裡沒有淚水,只是眼窩深陷,膚色潮紅,目光呆滯。

忽然搶過一把手槍,朝自己頭上開槍…但因為沒有打開保險,他笨拙而慌張的拉動著槍栓。當警察們蜂擁而上,把李按住時,他痛苦的發出一聲:please...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在停車場遇到了前妻。前妻對李說:我曾經對你說過很多過份的話,我的心很痛,其實我知道你的心也很痛。
 
她已經原諒了他,但他卻無法原諒自己。有些痛苦,可能有些人即便耗盡一生時間,也沒法走出去。

在這個悲傷的故事裡,能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一個人的脆弱與悲傷。正如一個網友所寫:看完以後什麼都講不出,就想靜靜地待著,沉溺在揮之不去的抑鬱中。結局彷彿看到了光,又好似什麼都沒有。




我知道,在這裡有很多《愛樂之城》的粉絲,也有很多鍾愛《月光男孩》的讀者…
 
但當烏鴉坦誠的面對自己,我不準備給你們一個模稜兩可、含含糊糊的態度。我會很堅定的說:2016年,烏鴉最喜歡的電影是《海邊的曼徹斯特》,沒有之一,而是唯一。

在我看來,在這個找部好電影如大海撈針的年頭,只用一個奧斯卡影帝,不足以表彰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