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东京物语/东京故事/TokyoStory

8.1 / 70,224人    136分鐘

導演: 小津安二郎
編劇: 野田高梧 小津安二郎
演員: 笠智眾 東山千榮子 原節子 杉村春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生是過客

2017-03-06 23:05:01

《東京物語》:父母沒進棺材,沒有人要照顧他們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成年的子女因為婚嫁而離開父母,留下家中的老人孤獨面對今後的人生,這是小津安二郎電影一個永遠的主題,這主題的代表作應該是《東京物語》。

年近七十的老父母從遙遠的家鄉來到東京看望孩子。除了留在家裡的小女兒外,老人們在東京有一個大兒子,一個女兒,一個守寡的兒媳,在大阪還有一個小兒子。東京的兒女皆已成家立室,有自己的生活,對老父母頗為冷淡,反倒是守寡的兒媳帶著老父母逛了東京市,對他們很孝順。

慈眉善目的老父母,在家中小心準備行李,對遠在東京的兒女心懷期盼,等他們滿懷興緻地抵達時。才發現孫子們與他們充滿隔閡,兒女忙到無暇照顧他們,曾經的孩子們變得令他們有些陌生了。

小津安二郎用他的鏡頭,觸摸到了人生中的失望,衰老,孤獨和寂寞,以及就在不遠處的死亡。

電影平淡緩慢,小津安二郎總是如此克制內斂,沒有刻意製造的衝突,卻有種吸引人看下去的力量。明明沒有過電影裡同樣的經歷,卻讓人莫名生出有許多感同身受的心酸。比如老父母備受兒女冷落卻還互相安慰的時候。

影片裡的老父母散發著人性的光輝。他們總是一副安詳,眼帶笑意,即使受到孩子們的冷淡對待也都報以寬容。

他們提早從熱河回來時,遭到女兒的責怪,還婉轉地下了逐客令。東京那麼大,自己的兒女在此都有家室,老父母卻淪落到無家可歸。老父母便商量母親去守寡兒媳那湊合一晚,父親去找以前的朋友看能否借宿一晚(最終也沒有借宿到)。老父母大夏天無處可去,待在公園裡乘涼,邊等待守寡兒媳下班。但他們依然沒有抱怨兒女一句,默默承受。

當別人對他們好的時候,老父母便充滿感激,還夾雜著怕打擾到別人的不安,這大概源於兒女的反應讓他們意識到衰老的自己已成兒女的包袱。當守寡的兒媳這樣一個外人對他們處處體貼關懷的時候,他們內心該更加感慨。

即便遭到這樣的待遇,老父母在決定離開東京,返回家鄉時,依然笑著對兒女說:你們所有的人都對我們很好,我們這次旅行很開心。

與此截然不同的是兒女們的表現。

兒女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他們,便合計送他們去熱河度假,住廉價的旅館,以期擺脫他們。而所謂的熱河是年輕人的天堂,晚上吵鬧的旅館讓老人們根本無法入睡。

小兒子忙於工作根本沒去陪父母,父母在坐火車返回家鄉時生病了在大阪停留了一夜,小兒子送他們去看醫生,可是回到公司之後反覆抱怨:好麻煩。對生病的父母毫無耐心。

女兒責怪女婿給父母買的點心太貴了,認為給他們買便宜的餅乾就好了。還在母親過世後惦記的也是母親遺留下來的漂亮和服和上等的麻布。自私到讓人心寒。

小津安二郎用這種極致的對比來描述日本戰後孝道文化的逐漸衰退,傳統大家庭制度緩慢解體。這種擔憂,放在今天也是值得思考的。

當我們成人離開家以後,該如何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照顧父母?

如電影裡講述的,兒女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在城市裡摸爬滾打也實屬艱難,現代社會裡離家奮鬥的年輕人壓力更大。可這不應該成為我們遺失孝道的理由。

孝順父母,是一種自然的感情,一顆孝心,也只是平平常常。很多時候,在子女眼裡根本就無關緊要的細節,在父母心裡卻可以掀起驚天波瀾。一通電話,一聲問候,一句閒聊,一頓晚餐,一次出遊……只要我們有心,和父母在一起的每時每刻,都可以去傳遞我們的愛。

孝順落到最終可能就是好好說話,互相理解。不要像電影裡的小兒子一樣最後只能後悔不迭的重複著他以前說的那句話:「父母沒進棺材,就沒有人要照顧他們。

「東京那麼大,萬一哪一天走失了,恐怕一輩子都見不到了」。人生這麼短,這一世的父子情分你要是不在意,我們就先走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