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烏鴉火堂

2017-03-22 15:46:15

1.6億美元的「神還原」,這才是最純粹的「原著黨」


三星半,最純正的原著黨,畫面音樂極佳,艾倫·曼肯的原版音樂百聽不厭,服裝和藝術指導最起碼給個提名。改編度極低,沒有黑化或更進一步改動有些遺憾,只能說老舊了,但很多細節神還原,跳舞那段很美很情懷。屈臣氏一臉苦大仇深,大表哥轉身那一刻全場嘆之,但我那場旁邊那女的為什麼在笑???

一般這類童話性質的電影不是我的菜,但這次例外,動畫版的《美女與野獸》我是非常喜歡的,大概是我看過的第一部迪士尼動畫電影,小時候的最愛之一,家裡迄今還留有這盤錄影帶。所以呢,對於這部電影版《美女與野獸》接受度還是比較高的,畢竟有著情懷這種東西在作怪。

但其他觀眾就不一定了,因為結合之前的動畫版,本片算是純正的原著黨,變動不大的音樂劇。1,6億美元的投資,迪士尼爸爸財大氣粗,任性。

動畫改真人,究竟要怎麼拍?

迪士尼最近流行將當年的自己的動畫電影變成真人,原本以為在《愛麗絲夢遊仙境》《沉睡魔咒》基礎上,迪士尼會在「黑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沒想到到了《灰姑娘》的時候,發現米老鼠改變了策略,這部電影很本分的還原了「仙履奇緣」的童話故事。後來《奇幻森林》在視覺效果上完成了突破,並且故事在原版的基礎上有了更加有趣的原創式變化,個人認為《奇幻森林》才算是真正的改編。

到了這部《美女與野獸》,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導演比爾·康頓與編劇團隊竟然「比著動畫」拍了一部電影。

從故事到情節,從服裝道具到歌舞場面,雖然不是一筆一划的臨摹,但也整體也八九不離十。這倒是讓人想起了當年格斯·范·桑特拍攝的《驚魂記1998》,後者按照希區柯克的原版《驚魂記》,每一個鏡頭每一句台詞都做到了還原(除了換了演員和變成彩色之外,其餘幾乎完全一模一樣)。

真人版《美女與野獸》,雖然不至於完全復刻,但從改編度的角度來說,本片是極低的。

當然,這樣並不是貶義,就看你怎麼理解。

想說改變並不容易

《美女與野獸》是法國女作家珍妮-瑪麗·勒普蘭斯·德博蒙創作的童話故事。在法國,博蒙夫人是第一本兒童雜誌的創始人,她編寫的故事和童話充滿了自由幻想的色彩,《美女與野獸》是其最出名的一部。

人獸相戀,這個故事放在今日會夾雜著各種重口味之感,但在那個年代,清新脫俗的幻想故事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被詛咒的王子,充滿魔力的玫瑰,替父抵罪的少女。這個故事經典之處在於野獸的神秘與兇猛,配合王子的純淨的內心,以及貝爾姑娘的美貌和勇氣,王子與灰姑娘純美的愛情故事被加上了嶄新的模板,幻化出別樣的風采。

歸根結底一句話,一個在那個年代就顯得有點老套的童話故事,換上了別緻的外衣,成就了我們今日所熟悉的《美女與野獸》。換句話來說,這個不新鮮的故事,在經過了原版動畫的膾炙人口之後,到了如今味道就更加淡了。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改編又能變出什麼花樣呢?

說道改編,2014年蕾雅·賽杜那版《美女與野獸》才是真正的改編,但那部作品視覺效果華麗,但在故事方面並不能令人服眾,因為改得太離譜了。

正因為原故事過於深人人心,法國版努力想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編。原本美女與野獸之間的愛情糾葛被淡化了,增添了王子與仙女的情感線(王子是用箭射中仙女才被後者變成野獸,其實就是男主角的前妻),反而主線故事不如支線王子仙女CP好看了,因為本身主線就是很老套的童話故事,這就讓人遲遲無法進入到美女與野獸的主線故事中,甚至讓人感覺貝爾變成了一個小三,電影變成了一個續絃的故事。

對於童話故事來說,挖掘出其另一層深意,難免會對原始故事層面的主線進行一下壓縮,或者二者之間的情感元素在多年演繹之後,也難以尋找出更深的內涵,這也是很多童話故事在二次開發後都留下的問題,比如美國的《魔境仙蹤》和《愛麗絲夢遊仙境》,挖掘了故事其他層面的主題,卻忽略了最原始的故事本意。

那麼這部《美女與野獸》,你讓加斯頓、或者仙女反客為主,讓貝爾、野獸和加斯頓玩三角戀?大家會接受嗎?或者跟《白雪公主與獵人》那樣變成動作片,美女大戰野獸?我想粉絲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美女與野獸》並不是《睡美人》,兩位主角存在感是非常高的,完全主線故事,兩個人在一起就是要談戀愛,導致本片無法像《沉睡魔咒》那樣顛覆,倒不如老老實實的走本分路線,徹底還原當年的動畫,致敬一個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

神還原的情懷+超讚的視聽

這樣一來,本片犧牲了故事上的創新度,取而代之的就是極致的情懷因素和視聽效果。

所謂的「情懷」,就是「神還原」,從歌舞場面到情節部份,真是做到了有板有眼,兩人共舞的場面是全片的high點,其中最有感覺的一段,便是野獸帶著貝兒來到花園中,貝兒帶著紅色的斗篷,這段場面真是非常激動,簡直跟動畫版一模一樣,情懷滿滿。

而視聽效果,則呈現在對故事畫面的點綴之上。

本片雖然整體上與原版別無二致,但也有著稍加的改動,不是故事而是畫面。以第一場歌舞為例,原版是貝兒在村鎮沿途上邊走邊唱,周圍村民的議論為輔。電影版呢,則是一個360度環繞,角色走位、鏡頭運用非常流暢,跟拍、俯拍、還有大環境都有展現,這是變化之處,對原版畫面的升級。

除此之外,還有那段著名的共舞場面,是全片最華麗之處,漂浮在空中的燭光,攝影機的走位非常養眼,艾倫·曼肯的原版音樂百聽不厭,服裝和藝術指導在明年奧斯卡上最起碼給個提名。

眾所周知,動畫電影可以無視演員走位和攝影機運鏡,在後期電腦和圖紙上,可以模擬出各種非常棒的攝影效果,但真人電影,必須考慮演員在綠幕前的走位和攝影機在搖臂、軌道或者大炮上的運行軌道。而真人電影能做到比動畫版的畫面還要養眼流暢,這是本片不俗的地方。

另外呢,本片最突出的地方除了視覺效果和服裝道具之外,還有一個大家都比較忽視的地方,就是音效。

我看得那場,是DTS:X場,說穿了就是沉浸音格式技術,主要就是臨境音媒體伺服器此格式能夠在觀眾周圍的精確位置上營造逼真的聲音效果,締造更為豐富的音景。片中城堡中共舞場景中,那音樂真的是從四面八方而出現,全方位流動的音效電影的音樂效果體現淋漓盡致,這是非常享受的一點。

當野獸被火槍擊中時,那如重拳的撞擊聲更是極為真切,大概是為了音效方面,還特地將加斯頓的弓箭換成了火槍。沉浸音對靜謐的展示也是非常理想,老爸初入城堡四週一片死寂,貝爾一人獨自的時候,城堡中空蕩的回音,茶杯和燭台走路時由遠到近的聲音,在DTS:X環繞音效的支持下效果讓觀眾彷彿已置身於這個城堡里,唯有孤獨的身影。

綜合而言,《美女與野獸》是最純正的原著黨,是一次復刻,也是一次重金投入的升級。

「大表哥」與「屈臣氏」

最後,說一下演員,大表哥轉身那一幕,想必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就好像整個世界都明亮了起來,大表哥的顏值絕對夠。

雖然這位整部電影都被野獸掩蓋了真容,很多人還在吐槽為什麼這麼帥的王子,不給他秀顏值。拜託,真不明白這部電影的主題是什麼嗎?為什麼美女與野獸啊!心靈啊!當然我覺得他們應該是惡搞開玩笑,否則這個只看臉的時代真的沒救了。

想看大表哥顏的,除了《唐頓莊園》之外,推薦一下美劇《大群》,超級英雄劇哦。

艾瑪·沃森版的貝兒,我覺得還行,倒不是在強調她演得多麼多麼好,而是迪士尼找對了人。因為貝兒作為迪士尼公主系列之一,算是最特殊的一位,因為她是所有公主里最膽大,敢一個去野獸的城堡,而且有自己的主見,敢跟加斯頓對罵,膽大心細,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幾乎是「女漢子」了。

屈臣氏小姐從面相上來看,很美,但不是花瓶臉。把眉頭一皺,就好像要打架的樣子,第一次看見野獸的樣子就跟看見伏地魔一樣。我覺得她演貝爾真的很合適,而且個人覺得她皺眉的表情要比笑起來更加好看,不吹不黑。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