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記憶大師 --Battle of Memories

记忆大师/记忆战/催眠大师2

6.4 / 1,220人    119分鐘

導演: 陳正道
編劇: 任鵬
演員: 黃渤 徐靜蕾 段奕宏 楊子姍 許瑋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末官

2017-04-29 16:14:37

一份缺少愛的記憶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2016年坎城電影節中國以零入圍成績草草收官,在失落中迎來了一絲曙光。2016年5月11日《記憶大師》首張國際版海報亮相坎城電影節,並登上電影節場刊《Screen》封面,這張耗時兩個月的海報贏得海內外一致好評。然而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這張海報竟然跟2014年多倫多電影節的《宿敵》(海報)「撞衫」了!但是富有愛國情懷的我一定會說:巧合,絕對的巧合!

言歸正傳,影片講述了(明線 )2025年在記憶存儲盛行時,小說家江豐(黃渤)因為與妻子張代晨(徐靜蕾)感情破裂,而去記憶中心刪除十年前的那段記憶。卻不料因為一場槍擊案,錯拿了兇手的記憶牌載入了一段殺人的記憶。因此捲入了一場兇殺案並成為了重要證人。隨著記憶不斷清晰,重要證據也浮出水面,總總計想表明陳珊珊(楊子珊)就是兇手。

(暗線)難道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麻煩請您看下表,這個點國產電影是不會放boss的。用這麼老的路數您覺得能騙過觀眾嗎?劇情反轉真正的兇手是——段奕宏(如果不是說看過《非凡任務》我都不敢相信)而段奕宏飾演的沈漢強滴水不漏,城府頗深。誰曾想一個老牌警官會去殺人呢?(真是驗證了《赤道》裡的那句話「是人都會犯錯,警察也不例外」)沈漢強同樣也是一個悲劇人物,從小生活在充滿家庭暴力的環境裡,一次次親眼目睹了父親毆打母親,而母親卻一再隱忍。因為自己年少無知同時心靈的創傷也難以彌補,面對母親被毆打自己卻無能為力,為了不讓母親在受痛苦,用兩片安眠藥殺害了母親。有著和母親同樣遭遇的李慧蘭,也是因為孩子和家庭的緣故,面對丈夫毆打一再忍受同樣也不認為這是犯罪。當沈漢強勸李慧蘭離開丈夫而自己能給她幸福時,李慧蘭一口拒絕並覺得他噁心。童年的陰影使他性情大變,和當初一樣他認為只有死亡才能讓她擺脫痛苦。於是將李慧蘭推下樓梯並殘忍的殺害,又製造了丈夫毆打她致死的現場來洗脫罪名。

為了擺脫嫌疑他選擇刪除記憶。可他沒想到在記憶中心突發了一場槍擊案,慌亂中他和江豐錯拿了對方的記憶牌。當他得知江豐重載了他的記憶,變想找一個替罪羊幫自己洗脫嫌疑。朱姍姍成了最佳人選。朱姍姍作為一位醫生除了治病救人也喜歡去幫助自己範圍以外的人。在得知李慧蘭長期受到丈夫的毆打便去關心和照顧她,她也是這場事件的舉報人。沈漢強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朱姍姍誤以為張代晨也是和李慧蘭一樣的受害者。然後將李慧蘭家的最後一通電話改成陳珊珊的號碼。最後再讓陳珊珊把張代晨帶到自己小時候的家。江豐因為重載了沈漢強的記憶便會按照他的思維方式去考慮事情,從而一步步步入圈套。

這部不愧為燒腦劇,編劇將最有利的線索全部埋藏在細節當中,很難讓人察覺。比如:在影片開頭,那段記憶里有一段是段奕宏說的電話留言。在觀眾不知誰是兇手的情況下不會在意是誰的聲音。在黃渤跟段奕宏講述自己腦海裡的記憶時,段奕宏略微的表情變化埋下了伏筆。再比如段奕宏在提審李慧蘭的丈夫時,李慧蘭丈夫看他的眼神除了懊悔還夾雜著痛恨。顯然他一定知道段奕宏和妻子的關係,可是妻子已死便不想再提。還有當黃渤回憶說李慧蘭看不清東西,為了讓徒弟相信黃渤的那份記憶,段奕宏便重回現場找到掉落在角落的隱形眼鏡。

影片並沒有像大多數國產電影一樣,將一位主角賦予特異功能,能夠借住物證還原現場。而是利用軟科技,將故事設在2025年記憶存載盛行時。雖說是部試水片,但比起同類國產影片不知要高明幾分?而與《催眠大師》相比卡司陣容升級,離開監視器,重回鏡頭前的老徐,多了幾分成熟,更有女人味了。與黃渤再次合作配合默契。而段奕宏飾演的警察就像《盜墓筆記》中的三叔,每次的出場都驚艷眾人。

場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充滿年代感的歐式警局和科幻感十足的記憶中心。無形中給影片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影片更注重細節描寫,在記憶中沈漢強的父親曾剁掉右手一根,有一次他來找沈漢強要錢時,在鏡頭前他有意將右手遮住。

戲中三人以第一視角還原那兩份記憶,將暴力的回憶設為冷色,愛的回憶設為暖色,這愛與恨的碰撞,不禁讓人沉思。家庭暴力對家人,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百害而無一利。可能您今天的行為,就會影響您孩子的未來!

如果您認為這部電影就這點優點嗎?對不起,您想多了!凡事物都會有兩面性,利與弊,優與差。那小編就來說說它的另一面。

這部影片作為導演陳正道:「大師」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頂著《催眠大師》的光環,帶著萬千影迷的期待,無形當中卻被票房綁架。(這就好比自己挖了個坑,自己跳了下去,然後再爬上來)而編劇可是打了兩手好牌呀!一手套路牌,一手感情牌。套路牌毫無保留,全部拋出。而感情牌呢,遲遲未動,不顯山不露水,只是在預告中用六個大字概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預告僅供參考,一切以正片為準)把「黃渤和徐靜蕾再次合作,首次飾演夫妻」定為宣傳語,卻將二人的感情戲給剪了,這還有看點嗎?

本應該在同一平衡點上的兩份記憶,卻因感情戲的缺失變得不和諧。而影片卻始終圍繞「殺手是誰」進行討論。影片反映虐妻這一社會話題很好,可還沒等昇華就在萌芽期給掐死,(這就好比給人一巴掌還不給顆糖)當觀眾看完影片不會對像段奕宏的母親和李慧蘭這樣的女性感到憐憫和同情,只會恍悟原來段奕宏才是兇手。一個沒感情的電影真的值得一看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