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台)/春夏秋冬(港)

8 / 87,631人    103分鐘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演員: 伍永秀 徐在英 金永敏 金基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文豈風

2017-05-09 04:05:36

罪與救贖的延續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從前有座廟,廟裡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有一天·····

故事發生在韓國的一所廟裡,那裡群山圍繞,碧波蕩漾,老和尚和小和尚兩人生活在此。寺廟位於湖中心,出行得靠一隻破舊的小船。

春天的時候,萬物復甦,小和尚隨行老和尚出門。老和尚划船的時候,小和尚在旁邊有模有樣的模仿起來。照這個趨勢來看,小和尚對划船的技能很快就可以掌握了。在山裡採完草藥歸來後,區分藥草這件事上,老和尚便給小和尚上了一課,教會了小和尚生命可貴,應該認真對待,珍愛生命。小和尚在寺廟裡過的生活只有師傅的陪伴,也許這麼說是不太正確的,因為寺廟獨特的地理因素,他與大自然的親近度遠遠超過現如今的小孩,特別是從小生活在城市裡的獨生子女們。小和尚的身邊便是自然,便是萬物。有各種小動物陪著他成長,也因為他是小孩,所以沒有什麼畏懼。我之所以會這麼說,那是因為這小子居然敢抓蛇。蛇,在人們的印象中從來沒什麼好的地方,從毒蛇猛獸這一詞當中便可看出一二,毒蛇可與猛獸比肩,人們對其是有多遠躲多遠。而且師父在出門的時候也交代過小和尚小心蛇。可是小和尚依舊對此無動於衷,他有他自己的世界,自己和自然相處的方法。

小和尚用石頭去綁魚、青蛙、蛇後,卻被老和尚用相同的方法對待。剛剛開始我是覺得老和尚這是對小和尚「殺生」的懲罰,可是看到小和尚找到死去的動物嚎啕大哭時。我忽然覺得這也許是老和尚正在教會他如何去自我救贖。

夏天也許是一個躁動的季節。小和尚已經長大成人。病懨懨的女生來到寺廟祈禱,並住下養病。乾柴烈火,孤男寡女的,發生點關係也在預料之中。加之處於青春期的和尚從未接觸過女人,對於性的好奇與探索,必然會導致這一結果。然而老和尚似乎對這一切了如執掌,一直都在暗示著小和尚,例如小和尚和女施主從外面回來下船時,他就提醒過「船要飄走了」。但是老和尚一如既往的平淡,面對偷腥的男女,老和尚僅僅說了一句「淫念喚醒了佔有慾,而佔有慾必將帶來殺機」。似乎預示著這段感情終會走向消亡。小和尚做了女施主的藥引子,有了情慾的滋潤,女施主的病很快便好了。女施主要走了,小和尚離開從小生活的地方,追隨而去。

離開的小和尚帶走了一尊佛像,帶著他曾經的信仰離去。我覺得畢竟是在佛門生活了那麼多年,可能是留個念想什麼的吧。但是考慮到導演的思想高度,我便覺得我這樣理解應該是太膚淺了。

時光在彈指間散沫,畢竟塵世浮華,小和尚回來了。帶著戾氣與一身的罪孽,融入這個淒切的秋天。小和尚在塵世中墮落,造下了惡業,他殺害了出軌的妻子,走投無路的他帶著佛像回到了寺廟。注意這裡又出現了佛像,這尊佛正是當初帶走的那尊。佛像一直貫穿著整部電影,小和尚回來是希望能夠被拯救被救贖,而佛法也是嵌入過他骨子裡的東西,所以他沒有丟棄佛像即是沒有斬斷佛緣。此時的老和尚也在偶然之中知道了小和尚犯下的罪孽,也是料到了他會再次回來。小和尚在廟中想要自盡,但是終究沒有這個膽量。最後被老和尚吊起來打了一頓。佛教雖說超脫生死,卻不主張自殺。最後老和尚用貓尾寫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讓小和尚用刀把經文刻出來,以此平息他心中的怨恨也一併消除他所犯下的嗔戒。在小和尚被警察帶走後,老和尚也點燃了自己完成了自我的涅槃。

在秋天這一章節里有一幕給我留下的影響尤為深刻。青年和尚被警察帶走,划船離開的時候,划船的警察突然說了一句「這船怎麼不動」。此時青年和尚猛地回頭看了老和尚一眼。這一章節的結尾是廟隨水漂動,回到距離岸更近的地方。這時候我才突然明白,小和尚最後那一回眸,眼中原來儘是感動,而鏡頭打到老和尚臉上時,也是滿臉的不捨依戀。因為正是老和尚讓廟離岸遠些,好讓老和尚多看幾眼小和尚。

隆冬到來時,出獄的和尚再次回到廟中,他找到了老和尚化作的舍利子,由此可以看出老和尚已經坐化升天,成佛了。而歸來的他也繼承著老和尚的衣缽,認真修行,專研佛法。一天,來了幪面女子,抱著孩子。就在女子丟下孩子偷偷離去時,失足掉落中年和尚挖的冰窟中,死去。導演並未以任何的方式展示女人的身份,反而是一直不讓觀眾看到女人的臉。但是我總覺得女人可能使和尚並未的妻子。如此一來便又一次體現了因果報應一說。而中年和尚發現後,感覺到罪孽太深,想起以前師傅教的方法,在身上綁重石去爬上高山,來消解心上的負擔,以求解脫。我們會發現,只有信仰和修煉,才能減輕這份重量,讓我們在紅塵里,不會那麼累,那麼不知所措。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失去母親的孤孩長大,又以一種更加殘忍的方式對待著身邊的小動物。不知道是不是說明人性本惡,是需要教化的,而善惡永遠相依相偎,此消彼漲,也許此時老和尚也正在小和尚背後默默看著這一切。

所有的一切是一個輪迴,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我們可以站在更遠的角度看,從老和尚到小和尚其實都是他自己,小和尚是未來的老和尚,老和尚也是曾經的小和尚。如此便可更容易的去理解老和尚為何對小和尚的一切都如此了解,那麼老和尚在渡化小和尚的時候也是在渡己。而老和尚便是影片中完美道德化身的佛,,他通過坐禪誦經來凝心、修煉。從普通人的畏懼生死到超脫生死。即是所謂達到「常樂我淨」的涅槃,這便是佛教生死觀的精髓。

說實話,這部影片是我看過台詞最少的片子,索性連人物的名字都沒有。然而就是這少之又少的台詞卻生動形象的刻畫出了一個又一個個性淋漓的人物形象。很多人覺得有聲電影是為了「深刻的表現出無聲電影所不能表現的個性與內心」。而金基德導演卻反其道而行,這也是導演獨特的風格,用幾乎默片的形式拍出了一則溫和的寓言。也許是他的內心世界太廣闊了,語言是跟不上的,因此我們有時會說「語言蒼白」,事實如此。太多東西,一旦付諸言語,就會變成一家之言,反而鏡頭語言可以表達更多的東西。這個來自韓國的導演,有著古怪稀奇的靈感,他用愛和寬恕的糅合,用一種蠱惑人心的力量讓我相信,沉默才是最美的語言。

導演金基德在這之中融入了很多宗教的東西,甚至說他是在用宗教講故事也不為過。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佛教的善惡果報、輪迴、造業。業從何起?業乃是從惑而起。惑,謂能迷惑人使不識真實的事理。當人受到慾望的蠱惑便可能造下業,造業的後果便是受到報應。這又與善惡果報有了聯繫,佛家此說倡言自作自受,把行為的責任承擔者歸於行為者自身。這樣的話,人自己努力去消除業障,便可以使自己卸下心理包袱,鑄下理想的人格。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部關於贖罪的電影,人類的渺小,感情的無力,都逃不過時間的懲戒。有時候歲月的不斷流過,也是一秒秒罪惡的變相降臨。從小和尚到老和尚,這無盡的輪迴,也是罪與救贖的延續。他們造下業障然後學著消除業障,循環往復,這也是人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