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尋寶家--The Monuments Men

盟军夺宝队/古迹卫士/古文明救兵(港)

6.1 / 141,809人    118分鐘

導演: 喬治克隆尼
編劇: 喬治克隆尼
演員: 喬治克隆尼 麥特戴蒙 比爾墨瑞 凱特布蘭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usterlitz

2017-05-10 07:54:31

豆瓣評分如此之低,只讓人覺得無知趣味的冷漠無情


大約13年影院上映時,就有很多人半路退場,散場時,聽到也是說無聊的抱怨居多。原因大多「以為是會像奪寶奇兵那樣的電影」。

豆瓣評分如此之低,只讓人覺得無知趣味的冷漠無情。那些說故事很好但「拍的很爛」的人,也根本就沒有好好體會故事。

今日重溫,我仍十分喜愛它不合時宜的幽默和風輕雲淡的憂傷的一面:你可以說克魯尼對戰爭的理解太表面太零散,但你不能說他沒有拍出藝術學者參與和看待這段歷史的感覺。這些人往往既不嚮往暴力也吃不了苦,對戰爭的宏偉壯麗毫無興趣,但這不妨礙他們經歷突如其來的死亡,書獃子般適應戰爭的需要,自鳴得意地想像自己是英雄。

有人說不理解Jean-Claude欣賞馬匹這個橋段有什麼「象徵意義」。So sad a question…在我看來,馬匹沒有象徵和隱喻意義,它只是表現了真正熱愛藝術的人在面對美的事物時會有的忘乎所以。也許這個劇情會顯得有點愚蠢,可是這裡的主角是為藝術品走上戰場的人,為了片刻浪漫情懷有點傻乎乎地送了命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觀眾會說這偏離了他們對戰爭、對英雄壯舉、對「奪寶」的想像,不夠慘烈,不夠雄壯,不夠刺激…但看電影僅僅是為了滿足想像的刺激嗎?影片中,在發現了黃金儲備的記者會上,藝術學者們躲在一旁暗笑:軍人只會對黃金感興趣。這句話並不是在自我解嘲,以為他們因為被忽視而感到尷尬的話,就太低估他們的強大內心了。難道觀眾不是也只會對黃金感興趣嗎?

這種略單純略頑皮略笨拙的態度就是主角們的處世之道,熱愛藝術和藝術史的人自然會相視一笑,如同電影的基調,如同這個故事本身的基調。

也許該說克魯尼的電影試圖面面俱到,有衝突,有殘酷,有溫情,有幽默,因此中庸拖沓,但也應值3星了,因為它仍有某種符合故事及其人物氣質的真實之處。而這是劇情片往往會忽視、可稱難得的。

另一顆星,一半留給布魯日聖母像的首次出場,影片中的那一段讓了解這件藝術品的人都會心有慼慼——無盡黑暗裡的一處溫暖的庇護。另一半留給凱特布蘭切特的表演,關於這個角色,我還想到索科洛夫的《德軍佔領下的羅浮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