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ethy

2017-05-12 02:07:12

大島渚與日本青年們的政治「性」實驗


這部電影太有意思了,簡直是時代青年大鍋亂燉紀實,影像上超級實驗。它有著實驗電影的一切特徵和樂趣:無章法的敘述、各種符號和隱喻、超現實的表達、時代標誌、青年風潮、影像上的刺激、解構主義……但看這部電影前,你或許還要對以下知識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不然這一個半小時會非常難熬。

【1969】

1969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經過前一年法國「五月風暴」的率先發聲,全球多地青年們的反戰情緒終於爆發,「垮掉的一代」從地下走向台前。5月22日,美國爆發反越戰運動;8月15日,第一節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在泥濘中開躁。10月21日國際反戰日,幾千名日本學生在新宿暴動。他們向前來維穩的警察投擲石塊,火燒地鐵站和店舖,逼停電車。大概是有了上一年同一天「新宿騷亂」的經驗,這次警方沒有給學生更多機會,派出機動隊一次性逮捕了1600多人。但不要緊,標誌著年輕、藝術與反抗的七十年代就要到來。

【日本學生運動和新左翼的誕生】

日本學生運動從五十年代中期萌芽,到了六十年代愈演愈烈。大島渚等人為代表的新浪潮派電影人就與此息息相關。最初,日本學生運動迎合了全球左派運動和存在主義風潮。加上對日本現狀的不滿和反對美國的壓制,代表學生反對力量的「全學聯」應運而生。因為很大程度上目的相同,以日本共產黨為首的左翼政黨一開始願意扶持並幫助學生。但到了1961年的「反安保運動」,左翼政黨認為學生運動與他們的期望不符且難以操縱,便放棄與全學聯合作,甚至四處打壓學生運動。於是以學生為首的新左翼便從舊左派里分離出去,繼續進行暴力反抗。整個六十年代的反抗風潮也深深影響了日本藝術界,電影、戲劇、音樂、文學等領域均誕生了數不清的時代產物,它們多在地下,但秉持著共同的理念和獨立的精神,躁動不安只等爆發的一天。

【ATG時期的大島渚】

50年代末,以敕使河原宏和羽仁進為首的年輕導演組建了「劇場57」組織,專心創作並支持實驗電影,並最終演變成了後來的ATG. ATG的全稱是 「Art Theater Guild」,顧名思義是專門支持藝術電影的聯盟。日本的電影系統通常是從立項到拍攝到製作再到放映都是由同一家公司進行,所以電影界常年被大廠把持(如「東寶」、「松竹」、「角川」、「日活」等)。ATG的創立無疑是那個時代反抗風潮的一個縮影。他們提供給創作者所需要的50%資金和完整的放映渠道,但完全不干涉創作與製作,所以深受獨立導演們的歡迎。而由於其題材的開放和表現手法的多樣化,也深受學生群體們擁簇,慢慢變成了熱血青年們的精神歸宿。ATG前期製作的最有影響的電影莫過於我的偶像三島由紀夫導演的《憂國》。而大島渚因為《日本的夜與霧》的政治風波,被「松竹」雪藏,無奈離開大廠獨立開干。在經歷了多次不如意後,他也加入了ATG並繼續進行電影創作。《新宿小偷日記》就是他在ATG時期的產物,上映時間是1969年。

【劇場和紅帳篷】

在《新宿小偷日記》裡,多次出現唐十郎和他的「狀況劇場」。這是一個現實中存在的劇團。它誕生於1963年,那時候年輕人們已經開始進行不同的藝術嘗試試圖影響世界,地下劇團則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種。在電影裡,大島渚拍攝了好幾場「狀況劇場」現實中確實在排練並且演出的戲劇片段,包括《阿里巴巴》和《由比正雪》。而「紅帳篷」則是唐十郎和他的「狀況劇場」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地下青年文化的重要符號。關於唐十郎,還有一件為人樂道的軼事。當時和他齊名的「天井棧敷」劇團的寺山修司(也是一位我很喜歡的導演)在「狀況劇場」新戲的初日開玩笑似的送去了一個給死人的花圈。一週後脾氣暴躁的唐十郎帶著團員們襲擊了「天井棧敷」。最後包括唐十郎和寺山修司在內的9人被警察以暴力行為為由逮捕。由此可一窺兩人的脾氣以及地下劇團青年們的自由隨性。

【橫尾忠則】

《新宿小偷日記》的主演則是日本設計大師橫尾忠則,他一度被人稱為日本的 Andy Warhol , 可見其實力和影響力。橫尾忠則的職業生涯就是從為劇團設計舞台開始,所以他和唐十郎(以及寺山修司)等人的交情自不必說。而在電影裡,他甚至穿上了戲服好好地演了一段(雖然最後還是被扒光扔了出去)。他的角色則是個擁有者性困惑的少年,外貌特點則是比較女性化(這兩點下一段細說)。他那時候俊朗又略帶嬌羞的長相對塑造角色功不可沒(怪不得三島由紀夫這麼喜歡他)。

【性解放、性困惑和性倒錯】

在《新宿小偷日記》裡,「性」是主要被探討的內容。隨著西方的性解放運動開始向全球蔓延,日本年輕人們對性問題的看法更走向多元。電影裡對性交的展現手法非常直白,但也有不少隱晦的符號化表達。一開始男女主在書店偷書,書的內容都是有關於性的,寓意了青年們的性困惑。隨後兩人初次性交但並不順利,於是這種困惑開始蔓延。他們找到了性科學家,但科學解釋並不能使他們滿足;他們去偷聽男性演員們的性交流會,效果仍然不好;為了刺激性慾,他們去偷看藝伎做愛。他們還邀請路人假裝強姦女主來激發男女主的性慾,卻不幸假戲真做。最後他們在「狀況劇場」一頓鬧騰,終於找到了感覺,成功性交。無邏輯的故事展現的是性困惑中青年男女們的探索。而男主略女性化的外貌以及女主略男性化的性格則又引出了性解放時代的另一特色:性倒錯。大島渚在「性」這個問題上展示手法相當實驗,但可能到最後什麼也沒講。如果真要說個所以然,我猜測比起理論上的研究,他更鼓勵青年們親自嘗試。畢竟在那個時代,性行為通常可以和反抗划起等號。青年們對性的實踐和探索也表示他們對社會的參與和開拓。結尾男女主成功性交後,下一個鏡頭立馬轉向在新宿站暴動的年輕人們,更印證了這一觀點。

【影像實驗】

《新宿小偷日記》裡的大島渚完全是以實驗的姿態在拍電影。給人印象深刻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電影畫面大多數時間是黑白色,但也不時會切換成全彩色(比如「狀況劇場」的紅帳篷一幕就很有視覺衝擊效果)。多次使用超大字幕以及文本化的時間指示。在鏡頭上,大島渚用了大量的切換和組接。特別是對話時,通常都使用人物大特寫的迅速切換。另外書店裡、街上和商店裡的幾幕顯然都是實景拍攝,路人甚至還紛紛往鏡頭裡投來或好奇或疑惑的目光。這幾幕通常還伴隨著搖晃的手持長鏡頭和現場收音(人群的嘈雜和膠捲轉動的聲音都證明了這一點)。另外,還有許多幕聲畫不同步。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深夜書店偷書一幕。女主不斷地把書從書架里抽出。每當她這麼做,就會傳來一個聲音朗讀書中的內容。從讓熱內到萩原朔太郎,到亨利米勒再到魯迅……這些聲音不斷聚集重合,就像是一場音像化的讀書派對,讓人耳目一新。現在看來也算是相當新穎的表現方式了。

【17.5.23 對於 性倒錯 的一些補充】

David Desser 對於《新宿小偷日記》裡的性倒錯還有一些見解,在他的新浪潮研究 《Eros plus Massacre》 里,他摘錄了大島渚的一句話來暗示影片中橫尾忠則女性化的男性角色其實也是日本強大生硬的父權形象逐漸瓦解軟化的體現,原文如下:

For Oshima, "a male being a female figure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aspect or spirit of that time, the era of the demonstrations from 1968- 69." Oshima disavows homosexuality, instead merely claiming that "the male figure ... is getting weaker and gentler and softer.」

而這種形象上的變化是否代表著學生運動所推動的意識形態將日本的民主思想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從而為日本人(起碼是年輕人)帶來了更寬泛意義上的精神自由呢?關於這個問題,David Desser 引用了 Joan Mellen 在 《Waves》裡的說法:

The liberation of the male from traditional Japanese ideas about masculinity thus becomes analogous to the political protest. The movement recognizes, at least implicitly, that once Japanese society begins to be immersed in political upheaval with its end a more democratic society, the Japanese could also begin to free themselves psychologically from rigid, traditional, and repressive attitudes toward sexuality.

當然,David Desser 還不忘提起這種性倒錯並不是當時日本社會的新發明,而早在「歌舞妓」和「寶冢」的戲劇里就有所涉獵,並在之後的地下劇團運動中佔據重要地位:

Oshima may have exaggerated when he claimed that a male being a female figure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aspect of the late 『60s, but it was certainly an interesting aspect of the time. Of course, one must note that role confusion, or role-playing, is a dominant characteristic of Japanese theatre, the famous onnagata of the Kabuki theatre (in which there are no women), and its reverse, the Takarazuka theatre (in which there are no men).

而關於性和政治的關係,David Desser 更是用很長的篇幅介紹了若松孝二與他的粉色映畫在當中起到的標誌性作用。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