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台)/春夏秋冬(港)

8 / 87,631人    103分鐘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演員: 伍永秀 徐在英 金永敏 金基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周陽依

2017-05-30 08:09:21

紅塵丈外,罪與美同在,生與死相連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是一部非常具有禪意的電影,看了兩遍,還是忍不住想寫下這篇影評。 金基德的電影我此前看過一部,就是《聖殤》。但無疑我更喜歡這部影片,大概因為佛教的緣故吧。我不是純粹的佛教徒,但從小卻在佛禮的薰陶中長大,耳濡目染切身體會佛教教義,心中遵循向善向美的原則,因此我自認心中是有佛的。 除了這層類似超塵脫俗的領悟,我更喜歡它的透徹,對人性的闡釋通透清逸,如四季輪迴一樣自然且蘊涵深意。 佛教講生死輪迴,前世今生。於是電影便有了四個季節的打開方式。

春,山門打開,深山之中一小庵,大殿座落在湖中央。打破中國佛寺立於山上的傳統印象,從山門處划船可到達。水深至山門,外人從此入內,倒有了佛教「渡人」的意思。 老和尚手持木魚對著一尊石像發出富有節奏的敲擊聲,小和尚起床笫一件事便是對著石像菩薩行禮作揖,如是一天的早課開始。緊接著是掃地,此刻你會發現大殿的位置特別有意思,因處在湖水中央,四週青山碧水環繞,因而更加顯得有佛門清幽靜謐之感。 老和尚繫好包袱準備乘船出門去採藥,小和尚好動也跟著一道。這時候對小和尚的面相有一個特寫,除了一身布衣和一個光頭,看不出孩子性情,而「人之初,性本善或惡」的話題不時出現在我的腦海里,似乎根本沒有結論。而船身顯示出的一幅觀音送子的圖案,讓我不禁想到:是誰會把一個小小的孩童送到這樣的地方來呢?他可不天生就是和尚。 出了山門,小和尚獨自行走在山林,老和尚在身後提醒他小心蛇。小和尚趴在石頭上採草藥,當蛇出現的時候,小和尚的反應是出乎意料的,他只是瞪大了一下眼睛,似乎他並不覺得蛇是非常可怕的,但是有了一句老和尚的提醒,他便隨手抓起來扔到別處去,就又做自己的事情去了。於是我想,孩子的思想意識形態起初似乎是渾沌的,他不像老和尚那樣具有經驗和思想,後來的意識形態只是在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接受了別人的思想。比如後來老和尚告訴他采的草藥不對,而他卻說看起來是一樣的,於是老和尚教授給他采哪種草藥才是正確的以及辨別的方法。 接下來很有意思的片段出現了,小和尚去河邊,看見自由自在的魚,便捉了來在它背上綁上一塊石子;在地上跳躍的青蛙,也在背上給綁上了石子;爬行在石頭上的蛇,也沒能放過。這一段除了孩子好玩的天性是看點,我一度以為可以引申到教育中去。老和尚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如果以佛家慈悲為懷的心態,大概老和尚該一邊說著「罪過、罪過」而又一邊去解救這些生靈了,但是老和尚沒有。 他的做法是悄悄撿了個大石塊,在半夜裡用繩子綁著繫在了小和尚的腰上。於是忍俊不禁的一幕出現了,小和尚哭哭啼啼來找到老和尚,於是老和尚藉機教育了小和尚,使他意識到他對魚、青蛙以及蛇做的事情是使它們感到痛苦的。更加痛苦而深刻的,是他親眼目睹和見證了由於他一時貪玩而犯下的錯,導致了別的生靈的災害。 (如果因為你的過錯而導致別的生靈的死亡,那麼在你今後的生命中,心中都會背負著一顆大石頭。) 當他自己背著石塊,去找到那條魚的時候,魚已經死了,小和尚心裡無疑是震驚的,它用土將魚埋了,並在河邊坐著良久的沉默了;青蛙的生命力頑強還未死去,得到了解救;而蛇也因為負重不堪攀岩而掉下來砸死了,這時候小和尚除了一聲嘆息,緊接著便第一次大聲哭了出來。從此,他的心中便背負著一塊石頭了。這一場教育,無疑是終身的。

夏,小和尚已長成了大和尚。走出山門第一次看到蛇類媾交,知道了繁衍之事。第一次近女色,是山外來此療養的姑娘。姑娘二八芳華,卻體虛無力,似心中並無求生意識,老和尚意為靈魂的不平和,正在經受磨難,總之是意志消沉的一種表現。而對於大和尚來說,她卻是新鮮的,按耐不住心中的悸動,一步步接近女色,終而打破禁忌。但同時,也正是因此,淫慾喚醒了姑娘內心佔有的意識,病得到痊癒。所以在這裡,慾望很難說清是好或者惡的東西。對和尚來說,慾望是壞的,不該有的,是罪惡,但對於這個普通女孩來說,慾望是支撐她活下去的東西,是好的。因此,罪與美同在,罪亦是美,美亦是罪。 打破佛教禁忌的表現,還有一處不易發現的,在女孩剛到小庵的時候,大殿門口的石獅是不允許人坐的,這時佛祖在大和尚心中佔據的比例比較重,而當他和女孩發生關係後,卻主動讓女孩坐在了石獅上面,說明此刻對他來說,女色,或是愛的慾望比例更重,佛祖自然就輕了許多。 但愛情是個奇怪的東西,你覺得重要的對方不一定覺得重要。比如女孩病好以後要離開小庵了,大和尚卻已經陷入情網難以自拔,他說見不到女孩他會瘋掉,而女孩則表示「沒想法。」此段為後面埋下伏筆。 老和尚最終發現了大和尚和女孩的秘密,卻並未過多加以指責,只是說發生這樣的事也是正常,似乎他一開始就知道會是這樣,而故意任其自然發展。唯一的懲罰是把船梢拔掉,讓大和尚和女孩意識到事情的敗露而不得不停止了。並告誡他,慾望會導致殺生之禍。 終於大和尚沒有聽從老和尚的勸阻,背上菩薩石像獨自離開了小庵,踏上紅塵之路。

秋,樹葉開始枯榮,老和尚更老了。外出回來的老和尚意外在報上發現當年出走的大和尚變成了在逃逃犯。他拿出布衣開始縫製新衣,似乎意識到了大和尚的回來。所以當再次看到大和尚的時候,老和尚划船至山門處接他,一臉的淡然,只說了句「你長大了!」而當年的大和尚則更多的是被看穿一切的羞愧。 俗世已經讓大和尚苦不堪言,愛成為唯一的罪惡。此刻的他只有一腔憤怒,像俗世中每一個被困擾的人那樣。他已經無法做到內心平靜,佛教講究的靜心打坐對他來說顯然是很困難的,老和尚寫下一個「閉」字貼於他的口眼,卻讓他憋紅了臉。一心想要幫助他的老和尚只有將他痛打,再垂吊在半空央。 當年出走的時候背走的石像又重新回到了原來的地方,那麼大和尚還能重新再回到並安於這個清靜的地方嗎? 那把在塵世染了鮮血的屠刀,終於用來剃掉了頭髮。想要重新回歸於靜寂,也是需要時間和功夫的。老和尚用貓尾巴在地上寫下經文,讓大和尚刻字,也意在磨練他的心性,試圖說服他放下凡塵往事。但犯過錯的人,心中是背著一塊石頭的,也必需要徹底放下才行。想要放下,就要贖罪,隨著警察的到來,牢獄之災,勢在必行。

當大和尚手刻了一地的經文,佛祖似乎又回到了他的心裡,他漸漸變得平靜,對隨之而來的命運坦然受之。兩個警察是很好的點綴,他們在和尚心煩意亂的時候來擾,並且不顧及佛門清淨之地無聊得弄出了槍聲,這槍聲威嚇住了心中有愧的大和尚,卻被淡然的老和尚打敗了。此時,佛教在世俗的無知面前,展示出了它的深意。 累癱在地的大和尚醒來,發現自己所刻的經文,已被老和尚和警察塗滿了色彩,恍若另一個世界。兩名警察也於此領會了佛教的真義,在最後逮捕大和尚的時候,放棄了使用手銬,因為他們都知道,大和尚的心中已經開始在贖罪。 警察帶著大和尚走時,船在湖中不動,待老和尚揮手道別,船才啟動,此情景似有隱意,意在離別。很快,秋末,在萬物凋零的時候,老和尚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用最平靜的方式完成了生命最後的儀式:圓寂。並且終歸於靜寂。

冬,大雪紛飛,萬籟寂靜。湖水已經冰凍,無需小船便能達到大殿。大和尚歸來。此時的他也已過了中年模樣。他找到老和尚圓寂火化的小船,砸開冰面取出兩粒牙齒,再鑿刻了一尊佛像,把牙齒置於佛像內。 此時的山中小庵,僅大和尚一人了,他終於與這裡合二為一,形為一體。他已到了他小的時候老和尚的那般年紀,卻迎來了另一個山外的小生命。一個幪面女人帶來的一個孩子,留於大殿內。這似乎讓我想起了當初的這個小和尚是否也是這樣來的。似乎一切都在重複,或是,輪迴。 深夜逃走的女人不幸跌入水中,而鏡頭打開她的臉卻顯示為一尊佛像,這裡似乎也是印證了「觀音送子」的說法,意為這孩子是菩薩送來的,大和尚應該收留他。 如果因你的過錯置人死亡,從此你的心中會背負一塊石頭。女人跌下的水坑是和尚親手鑿的,因此他最終背上石頭,漫山遍野的走,以減輕心中的罪惡。 有趣的是後來的小和尚,是否也會做著當年的小和尚做的那些事情,給魚、青蛙,和蛇綁上石塊,讓它們負重前行。於是我不禁又想,如果這是佛道輪迴,那麼當年的老和尚,是否也如當年的小和尚那般,經歷了生命四季的洗禮,而終於看透了凡塵。 當又一個春天到來,新的四季已經開始。這裡的四季不僅僅指一年四季,意在表達生命的年歲。幼年,少年,中年和老年。一個輪迴,就是一個人的一生。所以,生於死相連,萬物生長皆有因果自然。 此殿名為大雄殿,此庵名曰人生庵。不是佛徒,也道一聲:南無阿彌陀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