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神力女超人 Wonder Woman

神奇女侠/神奇女侠

7.3 / 700,626人    141分鐘

導演: 派蒂珍金斯
編劇: 艾倫海恩柏格 查克史奈德 傑森法區
原著: William Moulton Marston
演員: 蓋兒加朵 克里斯潘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汪佳琪的閒扯

2017-06-02 01:08:16

《神力女超人》漂亮的翻身仗絕不僅僅為DC而打


一段時間過後當人們回望這個時代的好萊塢,伴隨著女權主義崛起而逐漸形成的全新敘事體系一定是個無法迴避的主要命題,女性角色從明目張胆的花瓶到以獵奇為目的的大膽嘗試,尤其是一線的商業片中,我們一步步正在目睹的是女性角色以及其背後蘊藏的無限可能性在以男性話語權為主導的體系下獲得地位的過程,稱其為一個嶄新的偉大時代毫不為過。在超級英雄題材蓬勃生命力的推動下,《神力女超人》足以將自身定義為一個新的分水嶺,蓋爾·加朵則是這個時代的約翰·韋恩。

在《蝙蝠俠大戰超人》中令爭議暫時擱置的蓋爾·加朵在短短的大戰中展現了不可思議的吸引力,然而那一刻仍然只能視作一個前兆,與同時期的電影作品中對於女性魅力的嘗試沒有太多的區別。在我們過了為《古墓麗影》中身手敏捷的蘿拉、《惡靈古堡》中獨挑大樑的愛麗絲以及《飢餓遊戲》中「星火燎原」的革命領袖凱特尼斯尖叫並讓這些代表性的新生代在腦海中成為新世紀的西格妮·韋弗的時代後,在商業氣息的引導下,女性角色崛起進入了較為淺層但極為有效的泛化時代。

女性角色獲得更大的能力,肩負更大的責任,或者是造成更大的破壞已經在經典系列重啟中得到了共識,重新開啟的侏羅紀系列讓克萊爾巧妙而勇敢的解決了危機,多年後試圖回歸正統的終結者系列開始了莎拉·康納的傳奇,鋪開全新版圖的星球大戰讓蕾伊繼承原力,是琴·厄瑟犧牲自我拯救了新希望,久違6年的船長為了卡麗娜收斂了自己的鋒芒,就連《新木乃伊》中的焦點都從伊莫頓變成了阿瑪內特,每一個敢於嘗試的女性角色似乎都成為了點睛之筆,即便是讓迪士尼賠的底兒掉的《明日世界》,雅典娜也不能算是個缺點。而《神力女超人》中的黛安娜·普林斯讓這一切都有一種鋪墊與醞釀的感覺,為了迎接全新階段的到來。

作為一部人物起源電影,DC將對於女性角色逆天的把控能力毫不保留的注入到了《神力女超人》之中,得到的結果是令人驚艷的耳目一新,這當然得感謝一些既定套路給我們腦海留下的假定印象,在一個科技大佬和魔法界神棍能有相似度高到不可思議的創作背景下,DC將傳統類型片元素與超級英雄題材的融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在大眾都樂於接受的輕鬆基調下帶來了不錯的新鮮感。而從女性角色塑造上看,則是量變後一個引人注目的質變。

導演派蒂·傑金斯彌補了《雷神2》的遺憾,在《神力女超人》中完成了當年那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夢。這就好像是一戰版的《卡薩布蘭卡》,加入了《亂世佳人》絕不敢想像的超現實元素,唯美且令人信服的戰地愛情讓這段傳奇展現出了一般套路下的超級英雄所無法擁有的真實情感。當女神無畏的走出戰壕時,那種真正能觸及到我內心的希望彌補了一段時間以來一線商業片留下的慣性缺憾,做到單純的爽確實也不容易,但在爽之外,留下心靈的震撼與回味的空間才是真正的極品,我不反對視效型商業片追求單純極致的視覺衝擊,但《神力女超人》告訴我們商業片還可以做到更好。

我們無法逾越電影發展過程的侷限性,但也不妨設想一下,如果這樣的《神力女超人》出現在了《美國隊長》之前會發生什麼,那場面真的是相當慘烈了。面對兩個克里斯飾演的兩個史蒂夫,想必有不少影迷會去對比這兩部漫改作品。但大可不必,雖然都是抗德神劇,但一戰與二戰截然不同,選擇兩次不同性質的戰爭也是為了截然不同的訴求。我之前的設想是基於兩者對於時代刻畫以及與人物關係表現的不同,《神力女超人》對於戰爭的表現讓《美國隊長》顯得真的很卡通,當然這也有保護欲過強的迪士尼的因素在裡面。

《美國隊長》在鮮明的旗幟與愛國主義精神的背後刻畫的是正義與邪惡永不停歇的鬥爭,黑白分明的鬥爭使得戰爭背景變得可以隨意替換,其續集之所以成功也無外乎讓美國隊長真正的「落地」。而《神力女超人》所宣揚的則是最善良的人性,一戰骯髒泥濘的戰場與戰爭各方的不義動機可以提供最鮮明的對比。黛安娜身為神明的設定看似最難與現實接軌,但在各方面變成了最出彩的地方,當一個純淨的靈魂直面人性中矛盾的善惡時會作何反應,黛安娜在片中給出了令人信服的內心活動。

影片以黛安娜的視角去審視這場慘烈的戰爭,儘管她是一個外來介入的神明,並且用自己理想化的理念不斷推動著故事的發展,但她並沒有自大到成為一個絕對的主導從而讓影片變得愚蠢,反而是展現了一個時代對於她的影響。DC屢次令票價變得更值的片長都在努力的刻畫時代背景,這一點在《BVS》中顯得尤為重要,《神力女超人》則用足夠殘酷的戰爭與傷痛突出了反戰精神,悲天憫人的視角以及無人區的炮火連天令《神力女超人》更像是對傳統戰爭片的延伸。

影片的幽默之處仍然來自於黛安娜與人類世界的距離感,諸多的笑料甚至是不少巧妙的葷段子都來自認知上的反差,其中也不乏對於男權社會的諷刺。黛安娜在這些橋段中所持的情感絕大多數是好奇與興奮,而在現代社會中美國隊長的反差在搞笑之後藏著的是無比的失落與無所適從,好在派蒂·傑金斯的浪漫主義沒有讓黛安娜因為思鄉而變得愁眉苦臉。《神力女超人》是超級英雄電影中保留著希臘神話血脈最明顯的一部,而比起弒父情節,黛安娜在一直被詬病過於黑暗的DCEU中選取了希臘神話中所有振奮人心的元素。

《神力女超人》之所以能夠一改DCEU此前的命運而獲得影評人陣營一邊倒的好評,就在於派蒂·傑金斯為這個角色找回了克里斯多福·里夫版超人的精神。片中黛安娜不少的台詞如果單拿出來真的傻白甜到難以啟齒,但在片中卻有足夠的力量讓你再次對這些偉大的理想報以信心,這就是超級英雄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在越來越多的黑暗系電影讓你知道這些「新神」有多脆弱多混蛋的時候,黛安娜毅然決然的選擇反其道而行之。《神力女超人》沒有展現神性與人性的對抗或是人性向神性的過渡,黛安娜從一開始就是神性與人性的結合體,戰場上從此有了新的身影。

至於不少人都在關注的女權問題,《神力女超人》的答覆打消了關於矯枉過正的疑慮,黛安娜與史蒂夫之間的不斷昇華的情感也是建立在並肩作戰與相互激勵之上。從海灘上的混戰到德軍佔領的小鎮,再到最後兩人在屬於自己的戰場中為了同一個目標而戰鬥,這對角色的刻畫比例與情感對照不斷地在展現非妖魔化女權的真面目——對平等的追求。這也是黛安娜作為介入勢力一直想為人類世界所帶來的,平等是真正的和平所必需的要素之一。

影片在動作戲的力量感上仍舊沿襲了《鋼鐵之軀》為DCEU奠定的傳統,結尾的兄妹大戰也給某部影片做出了示範,關幹什麼才算是真正的神與神之間的戰鬥。除了一貫的力度,黛安娜在動作設計上呈現出了與眾不同的魅力。活用真言套索與盾牌以及利劍的組合技完美的結合了力量感與在男性角色身上罕見的柔美技巧,在小鎮上與德軍的激戰可謂賞心悅目,精彩程度不亞於《銀護2》中驚艷的口哨穿針(天啊至少她知道盾牌再大也得蹲下啊!)。多次在高速運動後緊接升格畫面營造出了濃重的史詩色彩,一招一式間的儀式感也是DC的一大特色。

配樂方面,漢斯·季默的退出一度讓我覺得沒有誰能成功的接過這首神力女超人出場時的「神曲」,然而曾為《血戰鋼鋸嶺》譜寫配樂的魯伯特·格雷格森·威廉斯卻成功的接過了這塊兒「燙耳山芋」,還真的是蠻驚喜的。

至於DC宇宙的擴張問題,派蒂·傑金斯似乎並沒有考慮,從影片時長的整體分佈而言,她給黛安娜在天堂島上留出了足夠的時間,在整個大倒敘期間沒有在敘事上耍更多的花招,平鋪直敘的講述黛安娜的成長曆程。對於路人來講,這樣的影片是入坑的絕佳機會,埋梗兒埋到漫迷高潮的扎克·施耐德也許更加適合聯盟之間的互動,至少從整體口碑來看,派蒂的做法更容易被接受。但這可並不意味著《神力女超人》是保守之作,恰恰相反,《神力女超人》的一切都將作為新的視角引導之後的影片創作,而DCEU的風格也更加的多元化,不論怎麼看,都是件好事。啊~我要去二刷了..也許…三刷…

(特別注意片頭DC標誌,漫迷真的會激動瘋的!)

—————————————————————————————————————————————

如果您對我和小夥伴兒們的文章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葡萄槽電影」(funnygrape)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