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神力女超人 Wonder Woman

神奇女侠/神奇女侠

7.3 / 700,626人    141分鐘

導演: 派蒂珍金斯
編劇: 艾倫海恩柏格 查克史奈德 傑森法區
原著: William Moulton Marston
演員: 蓋兒加朵 克里斯潘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拖延症至死的楊

2017-06-05 02:58:58

差強人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電影給我的遺憾要遠大於驚喜,事實上這是一部沒有任何驚喜的電影。

首先很難道出它到底具有什麼優點,故事很老套一馬平川的幾乎沒有跌宕起伏,每一處轉折都在意料之中,每個角色的最終命運都在最初亮相時寫在臉上,插科打諢的一定逢凶化吉;戰火世界中疲於奔命乃至快喪失信念的最後一定為大義慷慨赴死。作為講述英雄起源的電影,成長這一最重要的命題在這個故事中顯得很虛無,因為從遠離塵囂的天堂樂土到生靈塗炭的戰火人間,一系列生死並沒有讓黛安娜的觀念受到絲毫動搖,她堅持的還是當初揚帆離島時的那一套,她最初堅信人類值得拯救,所以義無反顧的殺死了被她視作戰神化身的魯登道夫將軍,當她看到戰爭機器並沒有隨之停止時她確實懷疑了,但隨後戰神真身又立馬現身來打消她的疑慮,意志又重新堅定起來的女俠馬上拔出魯登道夫屍體上的劍,投身下一場捍衛自身信念的大戰。最後戰神戰敗,大戰終結,黛安娜達成了她讓世界歸於和平的願望。那是否人世間所有的紛爭都需要靠黛安娜這樣更高形式的存在來「彈壓」才能解決呢?電影沒有給出答案。戰神的一番話是整部電影唯一能和「深刻」稍微沾點邊的內容,但也僅是淺嘗輒止,一心求勝的黛安娜更是不予理會。所以整個故事才會呈現出這種極端的膚淺。不知道接下來巴黎和會上協約國對德國的報復是否符合黛安娜心中對公平的定義;還有當時遍及全球的殖民地衝突,種族屠殺、奴役,接下來納粹黨上台…黛安娜是否會之前那樣一口咬定希特勒就是新一代的戰神化身然後試圖幹掉他…所有這些都不得而知甚至無從設想,因為電影所呈現出來的黛安娜與人類世界的碰撞和互動都只停留在非常淺薄的程度,兩者都沒有試圖更深入地了解對方,黛安娜留給人類的只有一張模糊的照片和若干口耳相傳的軼事,人類在黛安娜心中留下的也僅僅是一個同時保有善良和邪惡雙重屬性的模糊輪廓。這個灰暗的世界並沒有教給她任何超出母親睡前故事或者各種場合的教誨的內容,只是讓她體驗了一場還沒開始就結束的愛情。

DC旗下的超級英雄電影總是花很大的篇幅去探討英雄和普羅大眾的關係。這些英雄的定位究竟是凌駕一切的救世主還是需要監管的義務警員?如果是後者,那誰來監督他們? [守望者]就提出了這個非常有「現實」意義的問題——「Who watches the watchmen?」這些英雄的存在對人類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蝙蝠俠大戰超人]里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可謂鋪天蓋地,政客、科學家、各種人都在圍繞這個話題闡述自己的觀點。能力強大如超人者,是否也應該受到約束?蝙蝠俠看到了超人被腐化的可能,他提出的方案是一物降一物,即用自己來克制超人。上述所有的討論以及由此展開的劇情都讓超級英雄的故事血肉充盈起來——這才應該是超級英雄與人類互動應該有的樣子!那些人間之神才不應該像呼之即去召之即來的傭兵一樣只在世界危在旦夕的時候被人想起,在和平時期被人遺忘。因為他們一旦選擇卸去偽裝披掛出征,便不可能再從普通人的視野中消失,便永遠是輿論的焦點話題的中心,因為他們的出現將永久性地改變人類世界。很遺憾在[神力女超人]中沒能繼續目睹這種深刻的變革,黛安娜的努力被所有人視作理所應當,她贏得的歡呼和一位戰功煊赫的人類將領是同一級別的,但顯然和她的身份並不相稱。

同樣是講述英雄崛起,[神力女超人]沒有達到[蝙蝠俠開戰時刻]的高度, 也不如[鋼鐵人],甚至比不上[鋼鐵之軀]。沒能延續扎克施耐德獨特視覺風格在我看來是一種不折不扣的遺憾。相比擁有奧林匹亞天神血統的黛安娜,鋼鐵之軀裡的超人還更像一個神,他更有那種從山巔俯瞰人間的悲憫氣質。

以下是一些覺得不很合理的橋段:

1.天堂島海灘一戰姨媽為什麼要幫黛安娜擋那一槍?作為知曉侄女身世的人,她應該知道一槍是打不死黛安娜的。我覺得她白死了,或者說只有她死了黛安娜才可以繼承她的星星頭箍。作為天堂島女王的姐妹,戰死沙場卻沒有葬禮,眾人的臉上也沒有哀悼。

2.在航向人類世界的船上,史蒂夫提到婚姻,作為一個通曉數百種語言看過十二卷本介紹肉體交歡著作的「人」,黛安娜居然不理解這個概念。在倫敦又不懂秘書是啥。Marriage和Secretary都是很基礎的詞彙呀,她到底是怎麼學英語的....後面在議會翻譯毒藥博士筆記本我簡直瞠目結舌,你連hydrogen、surfur都翻譯得出來,看來天堂島的基礎教育很超前嘛,那為什麼島上科技水平那麼落後大家打架都用冷兵器?

3.天堂島究竟在哪裡?從建築風格和歷史淵源來看應該在地中海,靠近希臘。為什麼一艘小帆船從這麼個地方開出來一晚上就可以到倫敦?就算中途有機動船牽引也不可能啊。

3.電影裡德國人基本說英語,還裝模作樣地模仿德國口音...電影裡的魯登道夫和歷史真人差別太大了。非要天馬行空的話幹嘛不直接虛構一個一心戀戰的將軍,夥同毒藥博士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暗殺主張議和的同僚和上級(可以把魯登道夫放在這群人裡並讓他倖存下來,違和感會輕很多)電影裡的魯登道夫毒殺德國將軍到底圖什麼?A demonstration of the new weapon? 那麼之後從城堡往村莊發射毒氣彈又算什麼?他殺那一屋子人難道不是在無端地消耗德國本就所剩不多的戰爭資源嗎?德皇不會降罪於他嗎?我覺得他完全可以直接去找興登堡或者向皇帝展示被他寄予厚望的新武器,然後由皇帝本人說服或者命令那些將軍把這場仗接著打下去的呀。

4.戰場上黛安娜能做那麼多匪夷所思的特技,為什麼沒有人目瞪口呆?敵我雙方都默契地忽略了黛安娜暴露的著裝,手鐲盾牌擋子彈擋迫擊炮這種完全違背常理乃至想像的事情,協約國士兵們就像跟隨一個身先士卒的將領一樣開始很自然地衝鋒,同盟國士兵也是兢兢業業地試圖打退衝鋒,彷彿沒有人意識到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5.黛安娜撞塌鐘樓也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前面一系列準備動作包括助跑起跳眾人抬鋼板完全解釋不了為什麼她能具有那麼大的動能。

6.一行人在森林裡騎馬去城堡,史蒂夫說出黛安娜的來歷,有人居然表示難以置信...所以在他們看來盾牌擋子彈飛身撞塌鐘樓這種事情就很容易接受是吧。

7.舞會上黛安娜的禮服下面究竟有沒有穿之前那一身鎧甲?我認為是沒有穿的,不然肯定會看到輪廓,鎧甲的一部份會從禮服中間露出來。這樣的話就不能解釋為什麼接下來黛安娜可以騎在馬上瞬間換裝。另外一個女人背著一把劍進入舞池為什麼沒有人叫警衛?還有黛安娜是怎麼得到那件禮服的?把那個貴婦人敲暈了嗎?

8.魯登道夫從城堡向村莊發射那枚毒氣彈究竟是圖啥?都是一些老弱婦孺搞不好連防毒面具都沒幾個副用得著這種以毀傷防毒面具為賣點的新式毒氣嗎?黛安娜為什麼可以走進那團橙色煙霧而完全沒有任何反應?她不覺得味道不對勁嗎?前面不是還覺得雪糕好吃的麼,這會就不覺得嗆喉嚨辣眼睛了?

9.最後才發現原來德國都有能直飛倫敦的轟炸機了那幹嘛不早用?沒有新毒氣你可以投氯氣彈的嘛。飛機最後在天上爆炸,應該離機場不到五十英里吧,怎麼機場上的人沒有一個被毒氣熏到?而且不知道史蒂夫有沒有想過幹掉飛行員之後就直接把飛機降落在原地,毒氣彈的定時裝置在飛機飛到倫敦之前又不會引爆炸彈,這時間疏散機場明顯綽綽有餘,搞不好直接把炸彈拆掉都來得及。

10.關於戰神的設定,是說他想剷除宙斯的造物所以蠱惑人類自相殘殺,把被禍害得滿目瘡痍的世界恢復成神仙的樂土。他採取的手段甚是詩意:在有能力發動戰爭的人耳邊吹風講悄悄話,把他們更大的野心和好戰屬性激發出來;或者給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邪惡科學家提供靈感突破瓶頸。要做到後者需要戰神具備非常高的知識水平,數理化生要非常精通,隨便留下一個方程式都可以把人類科技提升好多年的發展水平。但我覺得他有點缺乏想像力,應該幫人類多點高能物理這塊的科技樹,早點把質能方程推出來,畢竟論屠殺原子彈效率比毒氣高多了。

11.最後的當代戲,黛安娜在給韋恩寫郵件,明明用的是實體鍵盤為什麼要把觸控螢幕的虛擬鍵盤打開?想什麼呢。還有那莫名其妙的一躍...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巴黎又被恐怖襲擊了,她要去救死扶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