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ubimind

2009-09-13 07:39:45

Aki的美學


從未見過比Aki更具穩定感的電影畫面了。每一幀都好似一副厚實的靜物油畫,其色澤濃郁飽滿,流淌著憂傷的懷舊思緒,彷彿靜靜地籠罩於歷史的迷霧下,泛著古老油畫所特有的光芒。其人物特寫猶見意味,鼻尖、嘴角、額頭、眉骨、雙眸、臉頰……無不至真至切。Aki對臉的描述是繪畫式的,他是在用蠟燭的靈光勾勒臉龐,用煤油燈的溫暖輕撫髮膚。對光的理解使他和Caravaggio、van Honthorst及La Tour等等chiaroscuro風格的大師站在了一起,有了屬於自己的、帶著自我氣息的那一片光澤。

而正是畫面的這種穩定的形式感及結構感,讓Aki電影之悲劇性有了一種撕裂的痛感。在他完美的構圖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孱弱不堪,被抽去了靈魂的殘軀,工人階級的殘軀。他們是抑鬱的。激情從未飄蕩過他們的心靈,反抗的呼喊似鯁在喉中的魚刺永遠也拔不出來。他們是社會的犧牲品。面對階級的傾軋,經濟的壓迫,他們本能地反抗(或者說是一種求生式的逃避),然而不知不覺中卻一步步走向了傾軋的深處。正如赫爾辛基寒冷而殘弱的日光,Aki的人物有種病態的慘白。他們被侵噬的遍體鱗傷,幾乎失去了自我,奄奄一息地存活於Aki為之構造的穩定的畫面結構中。由此,一種奇異的分裂的感覺生發出來。你憂傷,你痛苦,你絕望,同時你又為之憐憫,為之感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