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之光--Lights in the Dusk      評論 (28)
後政治時代,底層人民該怎麼辦?──《薄暮之光》

政小四 評論於 2007-02-05 08:54:31

26人有用 劇透

殘酷現實的寄望

思考的貓 評論於 2007-11-27 16:34:27

   看完《薄暮之光》我心中再次產生一種看電影很久沒有的拔涼拔涼的感覺,太他娘的孤獨、太他娘的絕望、太他娘的走投無路了,還他娘的讓人活嗎。而本片的底層主人公還生活在我們認....

19人有用

天堂的陰影

西風獨自涼 評論於 2010-12-12 19:54:35

芬蘭第一次讓世界刮目相看,還是在1939年被稱為大象和螞蟻之戰的蘇芬戰爭,打得剛經歷了大清洗、自毀長城的蘇軍狼狽不堪,納粹德國因此覺得蘇聯好欺負。時至今日,芬蘭為國民提供「從搖籃到墳墓」的所有保障,教....

12人有用

《薄暮之光》

Filmpost 評論於 2007-01-25 00:53:38

《薄暮之光》無疑是今年最好的片子,它沒拿到金棕櫚是坎城電影節的恥辱。你看到那座城市,陰沉冷清得總像是剛下過雨。你很快就感受這裡的平面與封閉,好像與歷史和未來隔絕了,好像已經死去了。你還能看到一些面無表....

8人有用

Aki的美學

ubimind 評論於 2009-09-13 07:39:45

從未見過比Aki更具穩定感的電影畫面了。每一幀都好似一副厚實的靜物油畫,其色澤濃郁飽滿,流淌著憂傷的懷舊思緒,彷彿靜靜地籠罩於歷史的迷霧下,泛著古老油畫所特有的光芒。其人物特寫猶見意味,鼻尖、嘴角、額....

6人有用

【影記】薄暮之光

陸支羽 評論於 2011-03-24 05:33:53

⑴夜。手持伏特加談論俄羅斯藝術的夜行人。「偉大的俄羅斯作家馬克西姆·喬治的人生非常坎坷。」「看看柴可夫斯基!投河自殺。」「當時他還那麼年輕,幸好自殺未遂。」「但他已完全改變了。」「你是怎麼看待他的?」....

4人有用

我不會死在這的,我會握著你的手。

不放屁的雕塑 評論於 2010-01-25 21:50:04

在第59屆坎城電影節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在他的影片裡,和同樣參加金棕櫚角逐的阿莫多瓦的《回歸》選用了同樣的音樂時,考里斯馬基馬上大驚小怪地說:阿莫多瓦怎麼總是學我啊,哎,好在他為人很....

3人有用

第三個警衛

王笑貓 評論於 2007-12-24 03:28:49

    我不喜歡孤獨的感覺,要是有人說孤獨很好,那種感覺很高貴,就讓他滾他的蛋吧。孤獨很難受,比生病還難受。阿齊·考里斯馬基的電影,頭一回看,感覺——說實話,有....

3人有用

無論生活如何,還有lights in the dust

文西 評論於 2007-03-08 23:25:29

Aki這個芬蘭胖子在去年的嘎納後息影了,雖然新的Cannes60週年大戲35個導演每人3分鐘的合集中有他,但這不表示他以後會違背他的話再拍長片。 和流雲,沒有過去的男人一樣,片子還是這麼冷靜簡潔,或者....

3人有用

當我們看阿基•考里斯馬基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

把噗 評論於 2015-11-25 01:44:09

一部阿基•考里斯馬基的電影,它的特質何在?這是每一位觀眾在觀影結束後都會自動浮現於腦際的問題。阿基•考里斯馬基的電影如此不同,以致於我們無法忽視它的風格。布封名言:「風格即人」。於是慢慢地,隨著影片的....

3人有用

《薄暮之光》嬌艷欲滴的孤獨 芍葯一般綻放~~~

夢俠沈星丹 評論於 2010-10-12 15:07:23

一支芍葯靜靜地斜倚在青明的玻璃瓶里 它面前是一個藍眼眸湖水漾的男人在默默嘬著煙 他的孤獨一如芍葯的紅般嬌艷欲滴這是《薄暮之光》裡的一個場景 與熱鬧商業的《暮光》什麼的沒有半分錢關係 來自芬蘭的寂寞孤寂....

2人有用

薄暮之光 希望之光

聖妖 評論於 2006-12-20 06:21:45

    當時看到片名我就毫不猶豫的下了下來,一度連結斷開也沒有放棄。    因為知道,一定是我喜歡的類型。 &....

2人有用

話說最幸福的北國芬蘭

長盧子 評論於 2013-04-22 06:15:25

在歐洲人心目中,芬蘭人大半是酒鬼。調侃芬蘭人的笑話,都繞著酒精打轉。芬蘭人喝酒的目的,只是為了要喝醉。芬蘭警察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把醉倒在電車上的民眾扛下來。芬蘭政府曾經以官方專賣、並課徵全世界最重的....

2人有用

只要有光。

komomo 評論於 2009-09-15 05:24:27

  早就知道這是一部悲劇。因此哪怕它很短,卻極力抗拒去把這部想看了100多天的電影看完。正如很多電影不敢去看第二次一樣,往往這樣的過程是極其痛苦的過程,你需要把自己對於這部電影微小的感觸全部再一次從記....

1人有用

《薄暮之光》——深入骨髓的孤獨

唐僧僧 評論於 2006-12-08 19:19:48

   昏黃的燈光,陰暗的街道角落裡堆滿了金屬雜物,一個穿著警衛制服的中年男子出現了,目光呆滯,表情僵硬。剛一開頭,一種生冷的感覺就撲面而來。  &nb....

1人有用

希望之光

夏樸 評論於 2008-09-09 06:05:22

    阿基.郭利馬斯基的《芬蘭三部曲》之結尾篇,越發的冷酷、麻木和灰色。    做警衛的男人一直都是面無表情地工作、戀....

1人有用

邊縫裡冒出微光

vitality 評論於 2010-11-23 05:49:54

芬蘭片子與這國家緯度的色調是一致的。冷調子,是我愛的那種。逼死人的邊界上,每次男主角遭遇了什麼時,他總能夠又回到原點,說著接下來的可能與命運,一格一格逼緊的畫面如此方整,抽掉再抽掉,所有屬於劇情的浮塵....

0人有用

阿基眼中的芬蘭

KAWAI 評論於 2010-03-12 01:21:44

據說阿基的片子是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因為芬蘭人民認為他把芬蘭拍得很窮很落後。確實,在阿基的片子裡,芬蘭人民的日子真不好過,動不動下崗,動不動無辜入獄,動不動流落街頭,動不動被流氓打得鼻青臉腫。看完幾部片....

0人有用

你能看出這是一幅革命者的肖像嗎?

洛克馬鈴薯 評論於 2015-11-26 20:50:17

《薄暮之光》中有幾處場面調度,類似地,都是先從主人公考斯迪南的面部鏡頭切換至人物群像,然後鏡頭慢慢向人群推進,像是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在代替主人公,用鏡頭去端詳和審視,鏡頭運動過程中,觀感也從主人公對....

0人有用

冰冷的熱情

布拉格之春 評論於 2009-02-23 00:49:20

劇情性不強,大量static camera創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小人物在鏡頭框架內進出,少了點主動感,多了點被命運擺佈的味道,緩緩揭露在小人物身上不平的故事。我很喜歡北歐的電影,總覺得在冰冷的框架下有....

0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