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

别让我走/爱别让我走(港)/不离不弃

7.1 / 153,374人    103分鐘

導演: 馬克羅曼諾
編劇: Alex Garland
演員: 凱莉墨里根 安德魯加菲 綺拉奈特莉 Izzy Meikle Small 查理羅伊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loverblue

2011-01-02 05:40:26

靈魂的容器,器官的容器?


從小說的角度而言,電影真是相當忠實於原著,電影中關於童 年和少年和青年的結構佈局無論如何看都跟小說基本保持一致 的步調。我喜歡這樣的類似文藝片的步調、配合音樂、讓人心 碎。

誠然,這是一個老調重提的複製人的故事、加上友情與愛情這個永恆的內容,然而讓大多數人感動的三個複製人之間的絕望的愛情並不是最 讓我感動之處,也許這就是時光給我的禮物,在看遍很多事物 之後,眼光的著眼點自然發生了改變。

我所為之心碎的是:

學校的女校長對他們說:「我們當時收集你們這些孩子們的畫 ,不是為了檢驗你們的靈魂,只是為了證實你們(居然)也是 有靈魂的。」這難道不讓人心碎嗎?這比原著小說中的原話更 殘酷。

小說中女校長的原話是:「我們是為了告訴他們,你們也是有 靈魂的」。

然而電影的這句台詞的修改,無異讓小說中原來與複製孩子們 站在一起的女校長和老師們都一起站在了孩子們的對面而不是 身邊。連她們,與他們朝夕相片十多年的她們,也不能確認他 們有沒有靈魂,所以無論在原著小說還是電影中,那個收集畫 作的女士都不敢碰觸這些「有可能沒有靈魂的孩子」,她不敢 碰觸這些人類自己製造而不是上帝製作的孩子,上帝的孩子是 有靈魂的、人類製造的孩子有沒有靈魂、她們只能通過實驗去 驗證,但無論結果如何,作為人類社會中最具有同情心的她們 ,也無法為複製孩子們做的更多、除了提供一所似乎完整的學 校、為他們提供一個虛假的願景、似乎他們也可以跟正常人接 觸、似乎他們將來也有可能坐進辦公室、像普通有靈魂的人一 樣。

蘇聯的阿.德涅普羅夫曾寫過一篇科幻小說《青春永駐的秘密》 http://hi.baidu.com/cloverblue/blog/item/1975ebd34f3294dda9ec9aa9.html 探討複製人的問題,其中一個科學家從神父 手中搶回一個複製嬰兒,叫囂說:「上帝生的才受洗禮,而她 是人生的,用不著。」

人類製造了複製人,卻不把他們當成跟自己同樣的人、而僅看 做盛裝器官的玻璃瓶,這難道不讓人心碎嗎?
就因為這樣,他們才需要一次次捐獻、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直 到已經不值得為他們浪費氧氣去急救?

看到湯米、這個曾經穿著自己最好的球衫、卻被同學們丟下的 孩子、懷著最美的夢與愛人一起去追尋、卻發現人類已像當年 的同學們、把他一個人丟在後方,難道不心碎?
看到凱西站在曾經的唯一家園、已成破爛的學校面前,說著: 「我們跟被救活的他們有什麼不同?」時,難道不心碎?

這是一場人類自己的盛宴、建立在複製人提供生命基礎上的盛 宴、而複製人無疑是這場盛宴中唯一的犧牲品和食糧。


會哭會愛的人,難道不正是有靈魂的?有靈魂的人,難道應該 被看作人類的工具?科學難道就一定要走向生命的極端?

《青春永駐的秘密》里有這樣一段,十幾年前看到的這兩段話 影響到我現在的人生觀:

兒子說:「你是個科學家,而不是政治家!」
「可我首先是個人!早該撥下科學家虛偽的面紗了,他們明明能 夠預見自己的科研成果將被用來殺害千百萬人的生命,卻在一 切成為現即時裝成天真無知大傻瓜,彷彿當初連自己的研究和 發明將會產生怎樣的後果都無法預測似的。如果我把殺人武器 親手交給了瘋子,那麼該為後果負責的是我還不是瘋子……」

「我們製造了註定要死的人。請告訴我,有沒有這樣的法律, 必須對製造者課以重刑?」


告訴我,剝奪了蒙在生命奧秘之上的面紗後,科學究竟會把人 類帶到什麼樣的境地?一切都是公式?一切都是可控制的元素 ?一切都可以不用有自尊?一切都可以用成果來計算?

電影中的女校長說:「我們提出的答案,卻沒有人想問」。為什麼她們想讓人類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她們想讓人類開始關注複製人的基本權利,作為一個人的不被殺的基本權利。然而直到學校倒閉、一切都落空了。

但 其實,電影本身,也是希望大家開始提這個的問題吧。

什麼是生命的尊嚴?什麼是科學的侷限?什麼是靈魂?

什麼算人?

 

其實,單純把本片單純侷限在複製人技術上來反思還有些淺,它提出一個關於人性的問題,究竟怎樣才算是人?

我們周圍有很多把某些人不當成正常人看的情況,比如前陣子在新疆發生的智障包身工的事情,只因為他們智力不同正常人、就被剝奪了正常人的權利,這個罪不單是廠主犯下的、還有相關家人、部門、政府、也許還有我們自己,在看到這些情況卻也同樣因為沒把他們當正常人看、有意無意的無視這些情況的人。這些都是漠視人性。



看電影時一直在心裡對他們說:幹嘛不逃?他們有手有腳、干 嘛要寄希望於別人讓他們延緩捐獻器官、幹嘛不逃走?

然而看完全部、靜靜想想,卻發現,逃走在他們的字典中是根 本不存在的字眼。

事實上,看看影片一開始,已經把這一切複製孩子們的一切跟 普通孩子享受的未來之路堵死了。他們從有記憶開始就被教育 :絕對不能走出學校圍牆,所以那個新來的女教師奇怪他們為 什麼不出去拾球時、他們才會反過來覺得那個女教師好奇怪「 當然不能走出圍牆啊?不然我們會死的,誰都知道這點。」若 把小鳥的翅膀折斷,他們就不會飛了。這些複製孩子的翅膀在 他們記事起、就已經被折斷,以致於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有 翅膀的,又怎麼可能想到要飛要逃呢?

他們在孩子時被教育自己是複製人、不能走出圍牆、預設自己 沒有父母、預設自己可以玩的玩具只有司機帶來的殘破玩具、 必須保持身體健康以保證將來捐獻的器官的健康,他們沒有在 書中、教育中、接觸的人中得到一點關於他們有可能有另一個 可以逃走的未來的提示,他們甚至不會想到要提出這個問題。甚至於人類社會中算是最對他們懷有同情心、想讓他們受到與人類孩子同等權利的女校長和教師們也其實從來不把他們當成普通的人類看待,所以才會更強調要他們保持身體的健康(以保證將來需要捐獻的器官的健康)、所以才會不像那個新教師一樣、告訴他們他們必然的未來。也許,殘酷點想,最具有同情心的她們,也並沒有觀影的觀眾如同電影導演期望的那樣、那麼有巨大的同情心、那麼不願意讓這些孩子走上跟普通人一樣的未來。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怎麼可能會有逃走的想法?逃走,那是還有希望,那是還知道有另一個世界,若根本沒有希望、根本不知道還有另一個世界,又怎麼會在逃走的想法?

 
病理來講,就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簡單來講,就是洗腦。

因為長期被關著,所以沒想到還有另一個世界。在我們看來逃 走是多麼簡單的答案,那是因為我們從小就接觸過逃走這個選 擇。對他們來說,卻是根本不知道還有這個選項的。

看著他們無奈的接受一切,突然間想到《犯罪心理》裡面有一 集,一個女人殺死丈夫後自守、FBI心理專家們卻覺得那個女人 是因為長期受到丈夫虐待才犯罪的。當然,他從來沒有打過她 一巴掌,但是在殺死他後、她卻把兇案現場打掃得乾乾淨淨、 然後沒有為自我辯護的投案自守。
心理專家們問她:「你幹嘛要打掃命案現場呢?是怕別人發現 你犯罪嗎?」
「哦不,當然不是,只不過如果不隨時把屋子打掃乾淨的話, 我丈夫會怎麼想呢?他又會說我什麼活計也不會做、跟廢物一 樣的。」





看豆瓣和時光的評論,有人提跟《逃出複製島》類似,我看類 似的只是題材罷了。題材類似並不能作為電影類似的直接證據 ,愛情劇題材都類似呢,關鍵在於類似的題材卻有著相異的情 節和影片節奏。

順帶一說,《逃出複製島》的情節其實跟日本一部不怎麼有名 、但我很欣賞的科幻動畫《獸王星》有類似的感覺。《獸王星 》里獸星上所有的人都相互追殺對方、以爭奪獸王之名、好得 到一個離開這個專門關犯人的星球的方法、結果主角好不容易 得到獸王之名、卻發現所謂的離開獸星、根本不會迎接一個回 到地球的美好未來、而是為操縱這一切的人提供一個完美人類 的DNA標本好製造新人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