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非常衝突--Sleuth [2007]

足迹/非常冲突/侦查

6.5 / 28,254人    88分鐘

導演: 肯尼斯布萊納
編劇: Harold Pinter Anthony Shaffer
演員: 米高肯恩 裘德洛 Harold Pinter Alec Cawthorn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一袖亂薔薇

2012-10-10 00:44:50

不存在退讓的遊戲(無或少量劇透,不影響初次觀看)


    開始是為了觀賞美麗的裘花而決定看《足跡》。兩個典型的英國男人,一間房子,構成了這部電影的主題。不可否認很吸引人,可還是會讓人憂患——劇情會不會無聊,噱頭夠不夠,演員的演技會不會令人昏昏欲睡,文藝片的通病。但只要看看《足跡》的陣容: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編劇品特,曾自導自演過《亨利五世》的肯尼斯·布拉納,老戲骨麥可·凱恩,被稱為「英倫玫瑰」的裘德·洛,還有電影的劇本原創安東尼·沙弗尼。如此,誰還會去在意這是一部翻拍的小成本文藝劇。當然,肯定會有人說,大陣容不一定會出好劇。如果在看完《足跡》後還有人這麼認為,那要嘛是對1972年的原版先入為主,要嘛只能說明在廣告中插播劇情的商業大片更符合某些人的口味。

    《足跡》在單調的視角轉換、繁冗的對話以及老套的故事中開場,老婆出軌的老男人為了出口惡氣給妻子的情夫留下便條,相約到自己家中進行談判;小男人亦是為了誇耀這種出軌關係而赴約;說到底,都是為了男人的自尊心。見面後的兩人互相試探,老男人藉機炫耀自己的身份,偵探小說作家,擁有廣為人知的名聲和富有的生活。小男人則只是個兼職美髮師的二流演員,正在待業。相比於老男人,這樣的社會地位讓小男人多少有點被動,但他很快想到了反擊的方法,那就是老男人的妻子。他告訴老男人,他和老男人的妻子彼此相愛,兩個男人之間的較量由此展開。
  
    硬要將《足跡》理順來看,無外乎是支撐全影片的三個遊戲,它們分工明確,各自擔任起場,承接和高潮,令單薄的演員人數和狹小的電影空間填充的飽滿起來。若是一開始便不眨眼的跟著劇情,那麼就會發現很多埋下的伏筆:窗外停靠的車輛,手上的疤痕,開槍的次數,以及對白中掩蓋的事情真相。毫無疑問,這絕對不是一部可以一邊吃爆米花一邊觀看的影院電影。因為走神的時候可能就會錯過關鍵部份,這也是為什麼影片會被掛上「懸疑」字樣的緣由。
  
    可以說,這是部兩極分化嚴重的電影,不喜歡它的人有一萬種理由,甚至包括了裘德·洛嚴重後退的髮際線。喜歡的更不必說,他們會一遍遍的重複播放,只為了找出電影為何有如此驚奇結局的原因,他們會為此吵得不可開交,連SM都能聯想到動機之上。說到動機(電影想要傳導給人們的思想),其實在最開始導演和編劇以及演員都沒有隱藏,還記得老男人怎麼說的嗎?「這只是個遊戲」。作為擁有天生控制欲的偵探小說作家,和喜愛冒險充滿不確定因素的二流演員,這兩個人都想在彼此的遊戲中獲勝。而遊戲的本質則是輸贏以及規則,一個人要在規則的約束下贏取勝利,這才是真正的贏家,缺一不可。電影中的老男人與小男人較量的最終輸贏,還是要等每個人看完影片自己去下定論。畢竟,「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END
  
後記:這是我很少在寫影評時忍著不去劇透的影片之一,畢竟抽絲剝繭,逐漸明確劇情以及思想的過程非常誘人。可對於一部好片子來說,劇透就等同於災難。PS:我認為只有未翻譯過來的電影名稱《BLEUTH》才配得上電影所表現出來的那種難以明說的緊張,對峙,以及魔幻的感覺。
咆哮一句:裘花,你這麼妖孽是要鬧哪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