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機械公敵--I, Robot

我机器人/智能叛变(港)/机械公敌(台)

7.1 / 575,982人    115分鐘

導演: 亞歷士普羅亞斯
編劇: 艾西莫夫
演員: 威爾史密斯 碧姬蒙娜安 布魯斯格林伍德 艾倫圖克 詹姆斯克隆威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ink

2014-07-02 22:59:19

台版譯名「機械公敵」實在是病得不輕,這跟全民公敵又不是系列作...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因為短評寫太長系列#


這部片一直不停地被罵奇爛無比和毀原作,但作為一部「suggested by」而不是「based on」,不去考慮改編得怎麼樣這個問題,片子本身算是可以看的。商業元素很濃厚,場景設計也明顯砸過錢,人類VS機器人+機器人VS機器人,該打的地方特效都做出來了,看得挺爽的不是嗎。帥帥的能打的有原則有意志力但不太聰明的男主角和稍微有點傻的科學家女主角從一次離奇死亡中不打不相識逐漸建立情誼並且發現了其中的大陰謀攜手大戰敵人...還在很火的機器人陰謀論之外加個拔高思想境界的Sonny,我敢說如果完全不知道原作和三定律的普通觀眾看完會打個四五星的。

但無論怎麼說也沒法要求看過原著的人不拿原著作比較吧,畢竟20世紀福克斯連名字都不改,就叫「I, Robot」,似乎還拿阿西莫夫做了宣傳賣點(畢竟有能漲票房的冠名為什麼不用呢)對於粉來說,這聽起來完全就像是《機器人系列》改編電影的啟動作嘛!肯定會以based on的標準來要求了。

但是雖然套了個阿西莫夫的名字,這影片本身對三定律的使用非常有限,完全抽出阿西莫夫元素這片子改改估計也差不了太多吧...所以被罵是一定的,比起抨擊「原著粉你們真的好煩」,倒不如說...20福你們敢長點心嗎_(:з」∠)_!!

但是作為一個萬惡的原著粉,我還是想說幾句(餵)

先說這個問題:

機器人學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因不作為而使人受到傷害;
第二定律:在不違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
第三定律:在不違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

很容易看出第三定律幾乎在影片中是沒有出現過的,主要用的還是第一定律的擴展。第二定律只捎帶提了一下。

為什麼被罵毀原作呢?不是因為違背了三定律,或者電影內容真的就有那麼爛,而是因為它試圖把一些屬於整個大系列其他幾本書的東西塞進一部短短的電影裡,所以,雖然電影一些地方有原作的即視感,但同樣的情節被用來表達的卻是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東西,令人非常無語。

事實上,在《我,機器人》原著中,主要是通過一些短篇來一點點建立起背景設定、USR(美國機器人公司),展現人類對機器人的態度,等等一切,總之就是通過不同角度,不斷地加強讀者對三大法則的認識。動作戲近乎沒有,故事的核心是科幻+推理。雖然它和後面幾本機器人作品並非直接相連,但確實是構建了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世界觀,因此才算作機器人系列的第一本。

實際上,《機械公敵》電影裡威爾史密斯扮演的警探的強烈反機器人態度,讓他更像是《鋼穴》中的地球人,或者讓我說明白點,編劇在他身上多少採用了以利亞•貝萊的元素。他們最初遇見機器人都是因為一次離奇的死亡案件,都是「這種案子為什麼要叫我來啊」,這個死的人還都是該機器人的創造者(薩頓/朗寧),他們自己都是級別不算太高的警探,和上司都有不錯的交情,特別憎惡機器人都是因為家人因它們而失去了工作,甚至都錯誤地把犯罪怪罪到機器人頭上而成為笑柄過...

但貝萊在《鋼穴》中持有的反機器人態度,並不像威爾史密斯一樣是孤立的。貝萊顯然不是一個人,因為因機器人失去工作的人非常多,這些人成為了一股社會勢力,這在《鋼穴》里說得很明白。貝萊那個年代的地球人即使不反機器人,至少也不是親機器人的。這讓他的憎惡非常合理。

但要把這種仇恨放在《我,機器人》的前殖民時期地球看起來就非常古怪了,更別說這電影裡的人民群眾們都愛機器人愛得像奧羅拉人一樣。所以電影給威爾史密斯另外安排了一點理由——因為機器人在一次溺水救人時沒有救小女孩,只是通過計算生還可能來選擇救人,他好像就對機器人的「人性」絕望了...(這裡我實在是沒有很看懂)這是什麼奇葩邏輯啊?!!而且在那種親機器人的文化下長大,竟然能因為這個就毫不猶豫無情大批屠殺機器人,也算是夠...不受社會文化影響的...你一定是後來的地球穿越過來的對不對...

而且,電影把前半部份的仇視拖得太長,也沒有給Sonny和人類更多的交流機會,這讓威爾史密斯後面的態度轉變看起來比較突兀。
(以利亞•貝萊和丹尼爾•奧利瓦可是經過一整本書的並肩奮鬥才最終握起手的好嗎!!!!好嗎!!!!!!編劇你醒醒啊?!?!?)
當然,這一切可能還是因為貝萊的厭惡感植根更深於是去除也更難,whatever,總之這樣的安排讓觀眾(至少我)無法像愛上一點點改變敵意的如此富有人性的以利亞•貝萊一樣愛上威爾史密斯的警探。



然後蘇珊•卡爾文博士,本來絕對是科幻作品裡少見的塑造比較讚的女性角色,很可惜她只在《我,機器人》中出場。但就只在那幾篇之中,都能看出她的意志力和觀點都非常堅定,有著出色的邏輯,儘管有些時候不那麼近人情。
在《機械公敵》里,她的扮相一開始還行,但後來竟然被威爾史密斯的態度打動了,經常露出一些蘇珊根本不會露出來的呆逼表情,頭髮梳下來以後跟普通的二逼科學家女主角到底還有神馬區別...............那既然要這樣搞什麼蘇珊卡爾文呢...........。當然跟別的片子女主角比也沒有特別值得吐槽的地方就是了,但是看到後面真心有種這官方也太一秒OOC了的感覺......威爾史密斯從一大批機器人裡找出壞掉的那一個的地方,應該是參考了《我,機器人》裡的一篇,那個最終有作用的主意還是蘇珊想出來的呢哼。電影裡蘇珊不殺Sonny的解釋,也是"it doesn't feel right",噢多麼教科書式的女性啊,做大決定全靠feeling...書裡的蘇珊絕對不會這樣說的,我感覺她比較會說的是「it's only logical」(不——(


最後再稍微說一下我本來要說的(。阿西莫夫的系列作品儘管不可能直接就這麼改編,但是根據福克斯一開始要拍系列的想法來看,這個啟動作的邏輯絕對是太要命了。三大法則必須先被建立起來,讓觀眾熟悉並且相信它,然後法則被打破這件事,看起來才會如此令人不敢置信如此精彩。阿西莫夫用了四五本書來建立起的三大法則,電影裡竟然濃縮成了一個小時不明不白的介紹,完全無視了三大法則本身的精彩,直接簡單粗暴地進入了第零法則的領域。

但我可算是知道如果羅蘭•艾默里奇真的拍基地的話會是個什麼樣子了。

評論